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25010827010867377.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中卫日报
全媒体记者 杨珊 见习记者 刘添
很多男生都有一个航天梦,1981年出生于山西大同的赵磊也不例外。
22岁那年,大学毕业的赵磊进入到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从事卫星研制相关技术和管理工作,这一年,他的航天梦开始变为现实。
赵磊一直从事与航天事业有关的工作。2015年,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迎来发展元年之际,赵雷敏锐地抓住契机,将目光聚焦在了商业卫星测控领域,他和团队在北京创立了中国首个提供商业卫星测控服务的商业公司。2016年,赵磊和团队在北京创立了中国首个提供商业卫星测控服务的商业公司,命名为“航天驭星”。自此,怀揣着对航天事业一腔热忱的赵磊,开始在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厚积薄发,驰骋星河。这一年,他35岁。
探索、前进,创业需要完成从0到1的转变。赵磊和航天驭星商业测控服务的理念,在入局商业航天的初始饱受质疑。一个小微民营企业,技术是否扎实?服务是否靠谱?全球化的地面站网能否建得起来?
“创业,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要建立极度乐观的心态,要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还要能够从死亡的缝隙中窥见生的希望。”赵磊告诉自己和团队,在最艰难而正确的道路上,要学会做时间的朋友,向自研、自产、自建、共享求突破。
2016年12月,赵磊和团队完成了国内首个采购商业测控服务的卫星——“八一少年行”卫星测控服务,开创了民营测控第一例。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2017年,经过多次考察、调研和论证后,宁夏驭星属陈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卫市设立。赵磊将刚刚获得的天使轮融资资金,立马投入到了中卫卫星测控基地的建设中,这样的做法并非是孤注一掷,而是基于他对于行业发展的精准把脉与战略布局。
“来中卫是对的!中卫作为我国行政版图的几何中心,在地面站测控站网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在中卫落成子公司既可以为卫星的长期管理作贡献,同时可以成为驭星在黑龙江、新疆以及海南的地面站的备份,能够提高驭星对卫星服务的可靠性。”谈起这几年在中卫奋斗的成果,赵磊豪情满怀。
在中卫,宁夏驭星成功建立全国首个第三方测控站,并拿到中国第一个地面电台执照。同时全国首个第三方的商业测控中心、全球首个集几何定标和激光测高能力于一体的商业遥感卫星定标场也相继顺利落地。宁夏驭星也先后参与服务超百颗卫星,一跃成为国内服务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公司。
“未来,我们会通过优化升级中卫公司的产品研制和测试体系,吸纳更多优秀人才回归中卫,依托云计数与大数据产业优势,反哺中卫,为当地经济就业添动力、作贡献!”赵磊说。
创业5年,是耕耘的5年,也是收获的5年。赵磊带领团队完成了5轮过4亿元的融资,实现了国内多个“首次突破”,先后创造了国内商业测控领域的多项第一,完成了众多高难度、多频段、多目标的测控任务。如今,宁夏驭星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和中关村高新技术“双高”企业,也成为了世界领先的商业卫星在轨综合管理和航天数据服务商。
今年3月,第二批“中卫英才”获奖名单公布,赵磊名列其中。“感谢中卫这片热土,这次获奖既是激励,又是鞭策,更是我深耕中卫的动力。希望在世界商业航天发展的浪潮中,能为中国公司争取到更多机会。”赵磊说。
赵磊依旧奔跑在创业的路上,这位80后航天创业人虽然已过不惑之年,但他逐梦云天、追星揽月的赤子初心从未改变。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