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科学家开创“阴阳”编解码系统 解决DNA信息存储难题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27001016416951847.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科学家成功完成100万年前猛犸象DNA测序 作者 华大研究院 供图

中新网广东新闻4月26日电 (郑小红 董宇桐)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简称:华大研究院)、深圳国家基因库等研究团队结合DNA双链模型,开创一套名为“阴阳”的比特—碱基编解码系统,论文25日发表于《自然》(Nature)子刊《自然—计算科学》。

该研究成果用以解决当前DNA信息存储领域的技术难题,验证了比特—碱基编解码系统在信息密度、技术兼容性、数据恢复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势。

研究院团队将中华阴阳哲理应用到DNA编解码系统当中,以两套不同的规则,分别对两条二进制信息进行“一对一”编译转换,再取两者统一交集的部分为最终解,实现将两条独立的信息组合统一为一串DNA序列。

目前常用的DNA保存方法分为体内和体外两种模式,为全方位验证“阴阳”系统的信息恢复稳定性,研究团队通过体外DNA干粉和细胞体内大片段两种存储环境进行测试,皆实现了原始存储数据的完整恢复。

“阴阳”编解码规则示意图 作者 华大研究院 供图

体外模式,研究团队采用不同浓度的原始DNA文库溶液进行了共200多组测试。结果证明,“阴阳”编码采用的线性数据恢复模式在每种DNA分子的平均拷贝数仅有100时,仍然能恢复最高88%的原始数据。而DNA喷泉码使用的编码方式使得每个数据包间存在一定的拓扑关联,在同样条件下,平均恢复率仅有1.3%。

研究还将信息存在酵母活细胞的体内,酵母菌株经过1000代以上传代之后,信息仍可被恢复。这意味着利用活体细胞作为DNA存储的载体,上千年后原始信息或仍能被解读,这样的存储方式可得到接近于天然DNA分子存储理论极限的物理信息密度。

相关阅读 >>

快手二季度电商gmv达1912亿元 广告收入110亿元

罗永浩否认调侃新东方:转发点赞过董老师视频

冬奥会上那些“大连智慧”

晨报《ow2》玩家超2500万人 哥谭骑士将出4人合作

被捧上天的《莉可丽丝》,完结后就被炎上了

拿下苹果iphone 13订单后 京东方发力15寸oled

《福尔摩斯:觉醒re》steam页面上线 pc配置公开

刚刚,最年轻ai四小龙上市,开盘大涨56%,市值160亿元

专家云上探讨元宇宙的发展与监管

郑州,要再造一个“富士康”?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