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本文摘自国纳科技酱,侵删。

2022年5月12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Want to prevent pandemics? Stop spillovers》的文章,再次提出——想要阻止大流行,需要阻止病毒在人和动物间相互“溢出”事件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双向“溢出”事件频发

从历史经验来看,动物携带的致病微生物传给人类这样的溢出事件,已经触发了自20世纪初以来发生的每一次病毒大流行。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从近期来看,人类似乎已经将新冠病毒引入到包括北美白尾鹿、水貂、圈养大猩猩、宠物狗和猫以及各种其它物种的种群中,国纳科技酱2022年4月29日曾经撰文进行了报道,详情见《《自然》杂志最新发文,或阐明为何新冠病毒将和我们长期共存》。这些从动物到人或者从人到动物的感染转移通俗地称为生物体的“溢出”,这种感染不可避免会对野生动物和我们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

预防“溢出”事件是有必要的

此外,2021年8月,对过去四百年来病毒在人群中暴发的分析表明,在未来几十年中,每年发生大流行的可能性增加数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日益广泛的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不过幸运的是,每年大约只需要花费大约200亿美元,溢出的可能性可以大大降低,措施就是这是将全球新兴传染病热点地区的森林砍伐数量减少一半、大幅削减和监管野生动物贸易、大大提升养殖动物传染病检测和控制能力。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国纳科技酱认为,这一费用与此次新冠疫情造成的数千万人死亡和数万亿美元的花费相比,这是一笔占比非常小的花费。然而,许多旨在更好地保护世界免受未来疫情影响的国际努力,仍然没有将预防“溢出”事件作为优先事项。

一些机构正在酝酿行动

AI">不过,意识到预防“溢出”事件的重要性,科学家们正敦促各方将其作为优先选项,一些国际组织目前已经在行动:

  • 首先,G20集团上个月同意设立一个全球流行病基金,如果落实,这将提供几十年来传染病专家一直期望的资金——每年400亿美元,相当于每人每年大约5美元。
  •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决策机构世界卫生大会(WHA)正在讨论一项改进全球应对流行病方法的协议。
  • 第三,《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正在谈判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草案——2020年后期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这三项国际努力如果设计得当,可以促进对传染病采取更积极主动的全球办法,这将能消除导致重大疾病暴发的因素,其中许多因素也会导致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四个关键措施预防“溢出”事件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很显然,动物和人类接触的机会越多,则“溢出”的风险也就越大:例如野生动物贸易、动物养殖或森林被砍伐用于采矿、农业或开辟道路。当被感染的动物被关在狭窄的环境中,或者没有得到适当的喂养时,这种情况也更容易发生,从而增加了它们传播病毒的可能性。那么 面对“溢出”导致的风险,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流行病学、生态学和遗传学数十年的研究表明,有以下四个关键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溢出”风险:

  • 首先,必须保护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各种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尤其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变化,可能是全球新出现的人畜共患病传染病的最大驱动力。在森林砍伐或退化中幸存下来的野生动物往往包括可以与人类共存的物种,这些物种通常携带能够感染人类的病原体。例如,在孟加拉国,携带尼帕(Nipah)病毒的蝙蝠——这种病毒可以杀死40-75%的感染者——现在栖息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因为它们的森林栖息地几乎完全被清除。同时,森林的消失正在推动气候变化,这本身可以通过将蝙蝠等动物赶出不再适宜“居住”的地区,进入许多人类居住的地区从而助长“溢出”效应。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 其次,必须禁止或严格监管构成公共健康风险的野生动物商贸行动,这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组织在2021发出的呼吁是一致的:即各国暂时停止活体捕获野生哺乳动物贸易,并关闭出售此类动物的市场。实际上,一些国家已经按照这些方针采取了行动,在中国,大多数陆生野生动物的交易和消费已被禁止。
  • 然后,在处理养殖动物时,必须改善生物安全。这可以通过更好的兽医护理、加强动物疾病监测、改善饲养和饲养动物以及隔离以限制病原体传播来实现。养殖动物的健康状况不佳会增加它们感染病原体的风险——以及传播病原体的风险。近80%的家畜病原体可以感染多种宿主物种,包括野生动物和人类。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 最后,特别是在传染病出现的区域,人们的健康和经济安全应该得到改善。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如营养不良或艾滋病毒感染者,可能更容易感染人畜共患病病原体。而且,在这种免疫力低下的群体中,病原体可以在传播给其他人之前发生突变,病毒突变的威力在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体上体现得非常明显,国纳科技酱之前曾经对此进行过报道,详情见《研究表明,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正在重组,有必要恐慌吗,应该怎么办》。
防止“溢出”战略将是明智的

事实上,防止“溢出”的战略将是明智的,可以减少我们对活动实施各种限制措施的依赖,如人类疾病监测、接触者追踪、封锁、疫苗和治疗。这些干预措施至关重要,但往往成本高昂,实施得太晚——简言之,单独用于应对新出现的传染病是不够的。

  • 首先,就以这次新冠疫情为例,这些限制性措施在现实世界中效果还是很有争议的,前期或许有效,但是后期随着病毒传播力的增强,效果将非常有限,例如在美国,尽管截至3月底美联邦在大流行应对方面的支出超过3.7万亿美元,但美国近100万人(大约330人中有一人)死于这种疾病。而在全球范围内,估计有1500万至2100万人死亡,超出了非大流行条件下的预期。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 其次,防止“溢出”还可以保护人们、驯养的动物和野生动物,保护那些最不可能承受伤害的地方——这比遏制措施更公平。
  • 最后,与遏制措施不同,防止“溢出”的行动也有助于阻止病毒再“溢出”:即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从人类转移到动物,然后再次跳入人类体内。

总之,对于《自然》杂志的观点“想要阻止大流行,需要阻止病毒在人和动物间相互“溢出”的事件发生”,国纳科技酱是深度认同的。不仅仅代价相对小得多,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我们应该一致行动起来,预防“溢出”事件发生。

自然再度发文,要阻止新冠大流行,需要预防病毒“溢出”事件发生

我是国纳科技酱,技术背景资深运营,百家匠心计划签约创作者,百家榜上榜创作者,百度问一问特邀金牌答主,扎根空净/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二十年,用冷静、专业视角给你带来不一样的科学认知。

重要声明:此处所发表的文章是作者国纳科技酱原创作品,版权归国纳科技酱所拥有,图片来自互联网。转载请标明原创作者及出处!

相关阅读 >>

苹果希望通过移除扬声器格栅来缩小macbook pro体积

平台经济治理如何设置红绿灯

猫人要“气晕”!宝派“杀人诛心”推39元保暖黑科技,网友:比南极人狠!

谷歌暂缓2021年12月更新 调查pixel 6的断连问题

攒了三年的老本 海底捞一次全亏了

深圳“下雪了”!探秘2022架无人机如何让深圳飘雪

中国首台套气垫炉在广西南南铝亮相 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

氪金百万玩家停服时仍能登录交易:不服被封号10年

多年经验告诉我,《拳皇》女格斗家穿得越厚的越有料

《宝可梦go》开发商ar新作《漫威英雄世界》公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