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科技最高奖揭晓 西工大斩获多奖


本文摘自西安晚报,供稿: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722180602739164554.html,侵删。

本文转自:西安晚报

日前,被誉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66个获奖项目及个人受到表彰奖励。记者获悉,此次西北工业大学斩获3项大奖,其中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优秀青年奖1项,可谓收获满满。

“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发起主办,得到了我国智能科学研究的开拓者和领军人、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名誉理事长吴文俊的支持,于2011年1月6日正式设立。迄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已成功召开十一届评审及表彰活动,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领域享有盛誉。

高空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平台,因其飞行高度高、监测范围广等显著特点,有效弥补了有人飞机、卫星等传统平台的不足,广泛应用于各领域。然而,高空无人机在执行对地观测任务时仍存在关键技术瓶颈。

记者了解到,西工大此次获奖项目“高空无人机对地精准观测技术”,是西工大韩军伟教授团队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研发而成,具备“效率高、检测快、识别准”的特点。该项目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具有很强的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5项,发表国内外重要期刊论文30余篇。该项目突破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在执行对地观测任务中存在的效率低、检测慢、识别差等关键技术瓶颈,整体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许斌教授团队)

此次西工大获奖的另外一个项目是“面向学习性能提升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智能控制”理论。该项目是西工大许斌教授团队研究成果。该团队自2008年开始探讨非线性系统的不确定学习问题,针对非线性系统快时变、静不稳、强干扰对智能控制的挑战,瞄准学习性能提升,提出了学习适应、强化增稳、协同鲁棒的智能控制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确保了可控和品质,并开展了C919品模试验提升了乘客舒适性。

另外,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张鼎文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等奖励。他致力于建立面向开放环境下、具备动态学习能力的新一代计算机视觉学习框架。

相关阅读 >>

郭明錤:目前仍没有迹象表明苹果明年推出人工智能服务

“无人”实验室来了!浙江环境监测首个智能实验室通过验收

gartner: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3.4亿部 同比下降6.8%

委员时间 | 谭黎敏: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上新”: “上海马桥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方案亮相,上海工业智能中心项目开工

健康管理成标配 智能手环如何走出同质化

cinno research:2022q1联发科在中国智能手机soc市场份额居首

亚马逊发布全新alexa语音助手,更加智能,对话

全国人大代表刘庆峰:推进人工智能在青少年心理疾病及抑郁症管理中的应用

舜宇智能光学发力机器人视觉领域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智能》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