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1111045455341353488.html,侵删。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陶迎春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
把中轴搬到线上
本报记者 任珊
“我们要建设一艘‘数据航母’,把整座城装进去,为智慧城市和精细化治理贡献力量。” ——陶迎春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北京展区,有一块“数字中轴线”互动展示屏人气很高。轻触屏幕,纵贯北京老城、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实景三维图呈现在眼前。
这个实景三维图出自陶迎春及其所在的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团队。她和同事们历经半年多,把中轴线搬到线上,带观众尽览中轴沿线历史变迁和人文风光。
陶迎春是北京市测绘院大数据中心主任。从业15年来,她一直在和地图打交道,和数据相伴。这些数据汇集起来,绘就了北京城变迁与发展之路。
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布局的核心。而中轴线申遗,需要精准的空间数据底板,实景三维建设势在必行。这一重任落在了陶迎春及其团队身上。
陶迎春一方面梳理建院以来积累的历史影像、历史地图,另一方面火速开启实景三维测绘。车载激光扫描仪、站式激光扫描仪、背包激光扫描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同时上马,精确测定出了中轴线遗产点位置,并分等级进行精细三维建模,从而建成了覆盖中轴线遗产核心区6.8平方公里范围的三维实景。
在三维复现中,陶迎春团队还有重大发现。老天桥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必经之路,也是北京中轴线的重要节点。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老天桥地上的痕迹都已消失。
怎样准确定位天桥原址?根据档案记载,天桥坐落在龙须沟上。“我们将1971年管线普查的图纸档案与上世纪50年代的历史影像图叠加后,基本确定了龙须沟的位置。再取龙须沟水系与中轴线的交点,确定天桥的准确位置。结合地下管线的实地探测,天桥原址的位置得以确认,在现天桥景观以北40米处。”陶迎春团队的定位结果最终通过了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鉴定。
相关阅读 >>
hackerearth 2020开发者调查:go 最抢手、机器学习人才匮乏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