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搭建“天桥”


本文摘自每日看点快看,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1118030804335344587.html,侵删。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成功搭建“天桥”

“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有哪些看点?

11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航天员陈冬成功出舱的画面。 新华社发

11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成功出舱的画面。

新华社发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7日16时50分,经过约5.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陈冬、蔡旭哲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的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此外,还完成了问天实验舱全景相机A抬升和小机械臂助力手柄安装等任务,全过程顺利圆满。

这是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完成后的首次航天员出舱活动,首次检验了航天员与组合机械臂协同工作的能力,进一步验证了问天实验舱气闸舱和出舱活动相关支持设备的功能性能,也是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进行的第七次出舱活动。

搭建“天桥”

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

实现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

航天员出舱活动期间,首先完成了天和核心舱与问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天和核心舱与梦天实验舱舱间连接装置安装,搭建起一座三舱间舱外行走的“天桥”,航天员蔡旭哲通过“天桥”实现了首次跨舱段舱外行走。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总体设计部空间站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李学东介绍,中国空间站“T”字构型特殊而复杂,要顺利完成从一个舱段的外壁转移至另一个舱段等多项舱外任务,对于身着厚重航天服的航天员来说无疑充满挑战。为了让航天员自在“穿梭”于舱段间完成各项舱外任务,搭建一条舱间转移路径成为首选。

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舱外维修工具研制团队特别为空间站设计了灵活而安全的舱间连接装置,它是目前空间站上行舱外工具中长度最大,且可以跨舱开展空间在轨维修作业的关键设备。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教育智能硬件创投市场:“概念”热的一年,资本冷的一年

高通骁龙8gen3标准版亮相!

苹果分享深圳万象城 apple store 店面照片,将于 4 月 28 日开业

美撤销中国电信214牌照 工信部:敦促美方撤回决定

三星galaxy z flip 3正式发布:价格与新功能一览

10技能画魂胚子标价18.8万元,刚上架就有近800人收藏

《异度神剑3》开发者访谈!剧情相对独立

《古墓丽影》下一款游戏将发生在一个全新的时间线

8月份我国生产手机1.3亿台 同比下降7.2%

《铁拳7》全新预告 寒冷天气,需要一些热血沸腾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