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1-23/1636311.htm,侵删。

11月16日一大早,看到几个熟悉的人都不在开会名单里,南希(化名)心里咯噔了一下,隐约感到大事不妙。

推特和Meta之后,亚马逊的裁员风暴也开始了。11月18日,亚马逊CEO称大裁员将持续到明年。

从周一起,被裁的恐惧就开始蔓延,大家又不敢讨论。南希收到了L8(指领导级别)发的会议邀请,“上有老下有小”的她,在开会之前根本无心工作,一直刷着Blind (职场匿名社交app),惶惶不可终日,南希在社交媒体上倾述道。

躲过本轮裁员的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身边已经走了好几个‘码农’和应用科学家了。”

南希在亚马逊的Device部门任职,据介绍,该部门囊括了亚马逊的所有硬件业务,例如智能音箱、Kindle、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机器人和汽车等。

此刻,加利福尼亚州秋日的阳光仍然照耀在硅谷心脏――圣何塞的群山之上,但寒意早已悄然而至――近几个月来,以推特、Meta、亚马逊等为代表的科技巨头开启了一轮大规模的裁员浪潮,高达上万的裁员人数令人触目惊心。裁员追踪机构Layoffs.fyi数据显示,截至11月22日,全球年内已有850家科技公司进行裁员,裁员总数超过13万人,这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美国。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目前,一些科技巨头的裁员是由于过度招聘和误判经济趋势造成的,现在许多宣布裁员的公司在大流行期间沉迷于无节制的招聘狂潮。”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桑德拉・苏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美联储“鹰”威压制的背景下,宏观经济环境也是导致科技巨头“断臂”的重要原因。“由于贴现因素的变化,较高的利率会影响企业的净现值。科技公司对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因为它们的价值与未来利润流相关联,而当利率高时,这些利润流会在更大程度上贴现。为了提高财务稳定性,受影响的公司必须‘勒紧裤腰带’。” 西雅图大学阿尔伯斯商业与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达什克耶夫向每经记者解释道。

硅谷式裁员:“手起刀落”,行业工会不具备强势谈判能力

触目惊心的裁员规模之下,此番席卷硅谷的风暴还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快,员工都是最后一刻才知道要被裁了,对于这种缺乏提前沟通的“突击式”裁员,许多人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资本家的“冷血”。

随着“一批又一批”的员工被告知裁员,有人将此次裁员戏称为现实版的“鱿鱼游戏”。

11月的裁员风暴始于推特。当月初,推特一次性辞退了超过半数员工。不少人在一觉醒来,突然登不上公司系统,查看邮件才得知自己被裁了,将近80%的推特合同工在马斯克的一声“响指”下“灰飞烟灭”。有的人是因为疫情在家接到的通知,甚至没有来得及回公司好好道个别。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但在硅谷,裁员就是要迅速,这已经是常规操作。免得有人搞破坏,把公司的代码或者把用户的信息给泄漏了。”谷歌在职工程师Sam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说道。

推特裁员动作刚开始,另一边Meta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启了裁员。就在前几周,扎克伯格已经多次暗示要裁员。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中的很多人不应该在这里”。

前述谷歌工程师告诉每经记者,美国HR(人力资源)的权力并不大,要裁哪些人,老板说了算。

“主要先是闭门会议,然后再告诉手下的Senior Vice President(高级副总裁),到最后关头才告诉HR(人力资源),HR再告诉(被裁的)那个人。Manager(经理)一般就是裁员当天或者前一天会知道,所以一线的Manager对于裁谁,裁多少,他也说不上话。”他说道。

Sam同时透露,本次硅谷裁员跟个人的业务能力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种大裁员就是按业务线来,甚至副总裁可能都要第一批走。“这样的故事太多了,”Sam感叹道。

社交媒体平台上也有不少人称,自己没被裁,领导却被裁了。对于这样的现象,他们解读为裁掉中层是大多数裁员公司的惯用伎俩,让更高一层直接领导下一层,可以为公司节省开支。

对于具体的裁员要求,Sam表示,各个公司的规定各有不同。“但加州有一个州法,就是要给两个月提前通知。从全美的层面上来说,这些互联网行业的全职员工合同基本是所谓的自愿合同,英文叫at will,意思就是公司可以随时裁,员工也可以随时走,没有赔偿的要求。”他解释道,“互联网工会不具备像美国的汽车行业、医疗行业的工会那样强的谈判能力。如果公司真的要狠下心,可以一分钱都不赔偿就把人赶走。但是加州等一些州独自立法的除外,推特、Meta这些都在加州,所以他们还是要赔的。”

“鱿鱼游戏”结束,身份难题何解?

但是,即便是有离职补偿,在当前的宏观背景之下,大部分人对于未来仍然一片迷茫。

“Meta的补偿是给4个月的带薪找工作时间,每多工作一年又再加两周的工资,就是4+0.5N。对于补偿有人欢喜有人愁,但是大部分是愁的,毕竟现在工作不太好找。”前述谷歌工程师Sam透露。

一位被裁的亚马逊员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亚马逊给的是60天的带薪找工作时间。如果找不到,再赔偿4周+每半年多一周工资。”

不过,对于非当地人来说,眼下更为紧急的事情是解决签证问题。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在对补偿满意之前都得有个前提,必须要解决所谓的身份问题。对于美国人或者绿卡持有者这两类人来说,裁员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他们可以休几个月假再去找工作。”Sam告诉记者,“但如果是拿着H-1B工作签证的话,那就必须在两个月内重新找到工作,不然就没有凭证。”

根据美国移民局的规定,持H-1B在美国工作人员在被裁员后有60天的宽限期(grace period)。可以在这段时间找到新雇主申请H-1B Transfer或是申请转换身份,而如果失败,60天之后就必须离开美国,否则将被视为非法居留。

随着一颗叫做“裁员”的石子沉入池底,水面泛起的涟漪渐渐消逝,只有人们手中不断累积的贷款账单以及没有回音的求职邮件,在宣告着这个经济寒冬的残酷。

“这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下都是穷人。为什么?因为(旧金山)湾区的消费真的很贵,尤其是房价。”前述谷歌工程师Sam对记者说道,“这里的学区房普遍是150万美元往上。按25万美元年薪(工资加上股票和奖金)算的话,大概6年可以买下,但是有一个问题,这边的税很重,基本要扣30%-40%。如果失业在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话,房贷压力可想而知。假如是Palo Alto High这种顶级高中的学区房,就更贵了。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潮涌 经济严冬下为过度扩张埋单

从扩张到裁员,硅谷经历了什么?

不久之前,许多科技巨头还在极力扩张。为何短短几个月之后,有如此巨大的转变?

西雅图大学阿尔伯斯商业与经济学院教授弗拉基米尔・达什克耶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宏观经济环境无疑是裁员风暴席卷硅谷的一大因素。“当前,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始于导致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的新冠大流行,并因俄乌冲突而加剧。这些因素给包括美国经济在内的许多经济体带来了过度的通胀压力。”

“为了应对高通胀,美联储上调了目标利率。由于贴现因素的变化,较高的利率会影响企业的净现值。科技公司对这些利率变化更为敏感,因为它们的价值与未来利润流相关联,而当利率高时,这些利润流会在更大程度上贴现。”他解释道。

达什克耶夫说道,“为了提高财务稳定性,受影响的公司必须‘勒紧裤腰带’。在11月之前,大多数科技公司宣布冻结招聘。在本月,其中一些公司宣布裁员。最近的这些举措表明,他们更加果断地尝试提高业务效率,例如推迟开发利润微薄或完全无利可图的项目。这些措施也反映了未来几个季度宏观经济趋势的巨大不确定性。”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放弃阿里,数字人民币试点选择京东撕开遮羞布:支付宝没那么重要

tyan推出基于英特尔至强e-2300处理器的服务器主板

消息称galaxy s21 fe的量产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以智慧化赋能,九号公司助力全球共享微出行行业发展

晨报《dota2》ti福袋公布 斯宾塞暗示xgp或将涨价

美国国防部寻求为小型航天器提供核动力推进系统

诸葛亮星域神启特效曝光,四形态大招帅哭,杨玉环、哪吒双喜临门

《艾尔登法环》精彩时刻:自爆的pvp玩家;诗意的决斗者

xps13 plus笔记本屏幕会掉落?戴尔官方回应确认

宝山区图书馆周六周日临时闭馆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