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1/1637172.htm,侵删。
有效专利数已超过一万项,5G专利全球申请总数超4000件,较4G阶段翻倍增长,跻身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在5G专利中,PCT专利申请超500件,海外国家专利超550件,布局十余个海外国家/地区,已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多个国家/地区获得专利授权;
在5G领先的征途上,中国移动以专利促进高质量创新,打造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埋下“按需定制”伏笔,创新5G网络灵活架构
网络架构相当于5G的骨骼和中枢,定义功能和连接关系,是5G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如今5G能够为千行百业提供灵活按需组网的基础。
在5G架构设计之初,产业界普遍认为5G是4G的演进,继承4G已有接口和功能即可,不需要网络架构创新。为了实现服务千行百业的关键目标,中国移动项目团队孙滔、刘超、王丹等专家与产业界各方开展了百余次深入讨论,最终明确5G是构建在云化基础设施上的新一代网络系统,需要支持灵活接入、按需定制、本地处理的新能力。团队通过广泛梳理云化、服务化的架构设计机制,最终明确了5G服务化架构的关键技术点,并撰写了一系列相关专利。
标准推进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16年10月,中国移动就向3GPP提交了5G服务化新架构提案,认为5G将不仅仅服务消费者,还要服务更多垂直行业,不同行业流程、需求、痛点不同,网络提供的通信服务要更具备灵活性,这是后来5G SA(独立组网)架构的开始,也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切片”“边缘计算”技术的基础。由于这项技术对传统通信技术的颠覆性较强,网络功能和接口协议需要创新设计,方案在最初并未得到广泛接受。项目团队与国际企业反复沟通,听取多方意见,经过几轮修改,在2017年5月的3GPP会议上再次提出。最终,服务化架构作为5G核心网的唯一基础架构,获得现场全体国际运营商和主流设备商的支持。
相关阅读 >>
摩托罗拉moto g stylus 5G第一张照片和完整规格曝光
安徽电信天翼云图项目入选工信部《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十大典型应用案例
中国移动主导ngmn-gti联合发布预商用切片测试主要结论,为5G终端切片能力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5G》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