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27/1639242.htm,侵删。
苹果A16研发惨遭失败,不得已频频挤牙膏,背后原因,竟是那个男人的出走。
曾几何时,每一代iPhone的推出,性能的提升都让全世界眼前一亮。
不过,自从那个男人离开后,苹果芯片的性能提升明显放缓,甚至趋于停滞……
A16摆烂,首款‘牙膏机’诞生
一提起苹果手机,什么最强?
是顺滑的系统、是完善的生态、是封闭严控带来的数据安全,是多年来屹立不倒的‘标杆级’影像性能。
但说到底,为这些提供硬件基础的,是强大的自研芯片。
然而,今年A16的‘摆烂式’更新,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就连苹果自己也觉得这一代挤牙膏挤得太过明显,在发布会上不仅一带而过,甚至只放出了和3年前A13的对比。
如此结果,从芯片的透视图中也可以窥见一斑:在GPU的核心设计上,A16和A15几乎一模一样。
A16(左)和A15(右)
不过说起来,这其实并不是苹果有意要‘躺平’的。
芯片研发惨遭失败,不想躺也得躺
近年来,随着苹果手机芯片型号‘A’后面的数字越来越大,每次新品发布会的芯片性能部分,几乎成了苹果自己和自己打擂台。
在和友商对比的环节,苹果甚至可以拿几年前的芯片出来比,两边还能打个旗鼓相当。
对于全新的iPhone 14 Pro系列,苹果原计划也是要来一次图形处理器的代际飞跃,但玩儿脱了……
工程师们对增加新功能过于雄心勃勃,导致早期原型机的耗电量远远超过了软件模拟的预期。这不仅会影响待机时间,而且还会使设备温度过高。
苹果直到开发周期快结束时才发现,不得不将iPhone 14 Pro系列的图形处理器性能回归去年的芯片设计。
于是,A16以及搭载A16的iPhone 14 Pro系列,成了苹果史上第一款‘牙膏机’。
与此同时,苹果还决定在iPhone 14 Pro上削减最近很火的光线追踪性能,并对图形处理器设计研发团队进行重组,一些人被调离。
由于这一重大失误,一些之前芯片设计团队中的关键人物也选择出走。
据相关法律文件显示,自2019年以来,苹果的芯片设计研发团队中已经失去了几十名关键人物,这些人要么自立门户,要么跳槽去了芯片初创公司。
其中,负责苹果Silicon团队的高管Gerard Williams III(上图中间)的离职创业,堪称苹果的最大损失之一。
研究公司Semi Analytics的首席分析师Dylan Patel认为,在过去几年里,苹果的CPU性能的提高是非常小的,而且主要是主要是由于制程工艺的改进,而不是新的芯片设计。
Patel认为,自Williams离开后,苹果芯片的性能提升明显放缓,实际上已经进入‘挤牙膏’之路。
苹果在Williams离职六个月后起诉了他,指责他在自己的新企业中使用了苹果的知识产权。并挖走了关键的芯片工程师。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对另一家来苹果挖人的芯片制造商Rivos提出了类似指控。熟悉这两家初创公司的人说,这些离职对苹果的芯片团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Williams以及Rivos的律师都声称,苹果的起诉是毫无根据的。
靠挖人和收购,从0建立芯片团队
苹果的自研芯片设计是在2007年第一款iPhone推出后不久开始的。
2008年,苹果聘请Johny Srouji领导其第一款定制的iPhone处理器的开发工作。
一个月后,苹果宣布收购P.A. Semi,这是一家硅谷的芯片公司,以高端、低功耗芯片而闻名。P.A. Semi的许多高管后来都在苹果担任高级职务。
在收购P.A.Semi之后的十年里,苹果的芯片团队规模从数百人迅速增长到数千人。
这其实不算什么,气人的是,苹果随即在伦敦郊外离Imagination总部几英里远的地方设了一个办公室。如此贴脸的行为逼得Imagination威胁要起诉苹果公司侵犯专利,但此案最终和解。
据熟悉该事件的人士称,尽管苹果已经停止使用Imagination的设计,但它同意继续授权该公司的技术到2023年。最终,苹果为iPhone定制设计的CPU性能开始超过三星和高通的芯片。
2019年,苹果进行了一笔最大的和芯片相关的收购,以约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特尔的基带业务。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苹果还吸收了英特尔位于圣地亚哥、圣克拉拉和慕尼黑的2200多名员工。
魔鬼式高压管理,少花钱,多办事
2015年,苹果将芯片设计负责人Johny Srouji提升为高管团队中的核心成员,直接向CEO库克汇报。
去年,在公司的硬件主管Dan Riccio卸任后,苹果将原由Riccio主管的相机和显示器团队也划归Srouji管理。
相关阅读 >>
苹果下调 m1 pro/max macbook pro 翻新机价格
郭明錤:iPhone 15 pro max 独占的潜望镜头明年将下放到 iPhone 16 pro
郭明錤:预计苹果将推出 m3 系列芯片的 macbook pro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iPhone》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