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游研社,侵删。

愿所有邪恶,终将被绳之以法。
日本警方在近日发布一则公告,宣布破获了发生在多地的一系列连环入室抢劫案,逮捕了该犯罪团伙的多名成员,并对组织的幕后主使发出通缉悬赏。
当时,警方尚未查明该团伙幕后主犯的真实身份,便沿用了他在组织中所使用的代号“路飞”来称呼他——和知名漫画《海贼王》的主角同名。

没人知道这是嫌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巧合,毕竟组织里另两名代号“Kim”和“三桥”的干部就跟《海贼王》搭不上什么关系。但这并不妨碍案件由此引来日本网友们的关注,将这个犯罪集团称为现实中的“草帽一伙”。
舆情的发酵,也让这桩案子顿时成为日本社会的“重大案件”。日本警方为此努力加紧破获“草帽一伙”,连日更新案情发展。
而当真人版“草帽一伙”的犯罪行为浮上水面,其背后的“残酷物语”也随之展现在人们眼前。
依据警方报告,“路飞一伙”最初在去年5月显露了踪迹。
京都市的一家奢侈品店遭遇抢劫,两名男子手持锤子威胁店员,抢走了41块手表,合计价值约7000万日元。两个月后,京都警方逮捕了参与这起案件的4名肇事者,但这些人自称只是参与了社交网站上的“黑暗兼职”,受人指使犯下罪行。
这伙人无法指认出幕后黑手的任何具体信息,只说主使者的名字叫做“路飞”。
当时的京都警方听完他们的供述,露出的或许是下面这样的表情。

但案件在现实中的发展并不幽默。
之后的几个月里,类似的抢劫案在日本多地频发,进入新年后更是猖獗:仅1月份就有9起案件发生,且情节愈发恶劣,从抢劫商店发展到闯入民居洗劫,甚至伤害屋主,多起案件被判定为“谋杀未遂”,最终有受害者身亡。
日本各地警方察觉到这是一起大规模的团伙作案,通过联合行动逮捕了30多名嫌疑人,他们供述的幕后黑手则指向了同一人——一个叫“路飞”的家伙。

然而经过审问,大部分犯罪嫌疑人对于“路飞”的具体身份知之甚少。
一方面这些落网者大多是犯罪集团中的底层执行者,只通过匿名通讯软件接收指令,对集团高层的身份几乎一无所知;另一方面,如果说《海贼王》原作中的路飞以重视同伴而著称,那这名现实中的“路飞”则恰恰相反。
一名在团伙中担当中间人角色的干部在落网之后,仍旧拒绝向警方透露关于“路飞”的信息,声称“如果我说出他的身份,我就会被干掉的!”
那些担当马仔的嫌疑人也有着类似的供词:他们自称一开始只是在网络上参与所谓的“暗之兼职”,只要干一些打骚扰电话、探取隐私信息之类的黑工,就能获得高额报酬。但很快,指使者以他们和家人的身份信息作为要挟,逼迫他们不断去做更过分的事,直至陷入深渊难以回头。
也有嫌犯声称自己原本被告知的任务只是跑腿,到了现场才发现被卷入了抢劫团伙,受到胁迫只能参与其中。
每次被派去协同作案的多名成员彼此之间通常是初次见面,涉案人员中甚至有在念初二的中学生。他们的作案手法自然也相当粗糙,常与受害者发生直接冲突,留下大量证据,落网只是时间问题。
采用这样粗暴老套的抢劫方式,连“侥幸”逃脱都无从谈起
说到底,这些执行者只是被用完即弃的工具人,上级只要求他们完成任务,无所谓他们捅下怎样的篓子,整个犯罪集团内部毫无信任和情义可言。同时,这种围绕互联网展开的新型犯罪方式,其作案范围、潜伏性以及危害性又远超以往。
现实中的“路飞一伙”闹得日本民众人心惶惶,可谓名副其实的“最恶世代”。

在漫画中,包含路飞在内的一众新成名海贼被政府和民众们称为“最恶的一代”
【2】
当警方还在向公众征集关于“路飞”身份线索的时候,日本媒体却抢先曝出了惊人的消息:所谓的“路飞”其实早已被抓捕归案,只不过并非关押在日本的监狱,而是身处菲律宾的拘留所中。
依据日本NHK电视台的报道,他们收到线索称:有一群日本人正呆在菲律宾的非法移民拘留所里,通过网络和电话等手段,指使国内的下属成员施行抢劫盗窃;至于所谓的“路飞”也不像外界所传的那么神秘,“圈内”都知道这么个人物的存在。

甚至有人接受杂志采访,自称是“路飞一伙”的前成员之一,曾在札幌实施盗窃时被逮捕,还主动曝出当时的共犯里有人如今成了名人,是搞笑团体EXIT的成员兼近大树。
后者由此被卷入事件,回应称“我无意将犯罪行为美化成一件值得肯定的事”,隐晦承认了此事,粉丝则澄清他早已为此遭受刑罚改过自新,也和“路飞一伙”断绝了来往,但这抵不住“犯罪者是否还有资格活跃在娱乐圈”的质疑声,其事业无疑将大受影响。

兼近大树曾在社交媒体上传自己和“路飞”的合影,如今这张照片也成了“他真的和路飞是朋友”的地狱笑话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