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软硬件设施保障不充分。编程教学软件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教学平台,数字资源的开发能力不强,各个平台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且大多应用功能较为单一。教育基础设施方面,智慧教学设施、智能设备等尚未在全国范围广泛应用,没有足够重视与之相关的运营维护,出现设施设备资源浪费的现象,不能有效满足普及编程教育的需要。
智慧教育将在编程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就上述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杨杰建议从加强整体设计、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和环境等方面予以改善。记者发现,其中,智慧教育手段将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强化整体统筹设计。制定全国中小学生编程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将编程教育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并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和中高考升学考试体系,明确各学段学习目标、评价标准等学习要求,推进统一教材编制等重点任务。
二是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明确编程教育的整体课程内容导向,从符合人工智能、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面向未来的产业方向入手,优化调整编程语言的选择、学科重点内容模块的设置。加强学科融合式编程教育,丰富跨学科课程设计,将编程思维嵌入数学、手工、工程等各学科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编程思维解决各学科任务,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做好现有中小学课程的衔接和调整,在满足“双减”政策要求下,注重数学、计算机等多种基本能力课程的配合,从而达到全面普及、科学发展的良好效果。
三是创新智慧教学模式。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编程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编程教育”,加强AI人机双师、VR/AR虚拟教具教学等新型交互式模式推广,促进优质编程教育资源共享,并基于学业大数据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建议和指导方案,提升编程教育普及效率和发展质量。
四是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搭建国家编程教育云平台,推动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间的数据融通,开发汇聚各类优质数字化编程教学资源,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对象。推进与之配套的教育专网、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指导地方加大智能终端、虚拟教具等设备配备力度,加强智能设施设备运营与维护,夯实普及编程教育的“底座”。
相关阅读 >>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