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黔”加速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文摘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贵州频道,供稿: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806161814055524908.html,侵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一个新机构

快速集聚的新动能,先从一个机构讲起。

在位于贵州科学城的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行业最前沿的碳捕集技术,正通过研究院搭建的双碳技术研发平台迅速导入贵州企业。

“碳捕集技术可以让工业生产、能源利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能够有效收集、完成减排。技术先进性大家都很认可,现在关键难点在于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科技成果转化必须打通的“最后一公里”。

研究院项目部部长胡圣伊凡介绍,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不仅仅是一个科研机构,更多需要提供专业的市场化建议,面向经济发展所需,帮助前沿技术落地。

“此前的碳捕集项目大多是工程示范性项目,当前我们正帮助研发团队和贵州省能源集团对接,迅速推进商业化试点,我们建议从中小体量的工厂做起,先把数据跑出来。”胡圣伊凡说,除了继续攻关核心技术降低成本,打通二氧化碳再利用环节,以期产生更多效益,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之一。

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是贵州与南方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共建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没有级别编制,完全企业化管理,不论是对于引进技术的遴选,还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是最鲜明的特色。

带来第二代碳捕集技术的研发团队就来自南方科技大学,项目负责人许继云告诉记者,第二代技术有效解决了第一代技术成本较高、循环使用次数较少等问题,并且技术路径和贵州产业结构深度契合。

“更重要的是第一代技术缘起国外,有很多‘卡脖子’问题,第二代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科技自立。”许继云表示,国发〔2022〕2号文件为贵州打造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工程化试点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碳捕集技术应用正在起步阶段,如果能在贵州完成推广应用,将极大引领行业发展。

像碳捕集这样的绿色技术,目前有超过10项正在快速落地,涵盖清洁能源、燃料电池、新材料、碳治理等前沿领域。

贵州绿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玉珂表示,研究院坚持市场化的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贵州需求、结合贵州省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不仅要发挥好南方科技大学人才资源,更要吸引国内外的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到贵州落地转化,同时将好的应用项目向全国推广。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三国志明日之后:率土的宝物系统,半小时的差距

看着艾尔登法环中的「恶兆」,我想起史上曾经显现「恶兆」的王朝

全球最大裸眼3d球幕亮相美罗城丨激光与球体交互呈现国內首现

电子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申恒涛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院士

《侏罗纪世界3:统治》首支预告公布

郭传杰教授:跟踪模仿成了习惯,怎么建设科技强国

乘联会崔东树谈新能源车保险:不能买得起用不起

余承东:鸿蒙智能座舱一直被抄袭 从未被超越

白金工作室《太阳登陆舰》steam页面上线 不支持中文

《地平线西之绝境》无障碍设置介绍 还有副驾驶系统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