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释放出巨大消费需求的背后,与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关。
即时零售是当下年轻群体更偏爱的零售形态。即时零售平台数据显示,年龄在21岁至35岁之间的消费群体占总消费群体人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是,习惯线上下单,对个性化、便捷性和舒适度的追求不断提升,同时对价格波动的敏感度较低。
一项关于同城即配的研究报告显示,62.8%的用户可接受的配送时间在30分钟至50分钟内,超过18%的用户希望下单30分钟内就能收到货,同时愿意为更快的配送速度支付额外费用。
“对于习惯了‘点外卖’的年轻群体而言,‘随时随地点一切’和‘即买即得’已经成为刚需。”赵亮亮表示,每一代消费者都有自己的消费习惯,即时零售暗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需求,未来,这个需求还会不断放大,支撑起即时零售的产业规模。
为零售业带来新模式
位于石家庄市兴凯路的浣熊鲜生店,是一家经营果切、果捞、果饮等水果轻加工的店铺。店面不大,操作间仅有12平方米,算上仓储空间,也不到30平方米。这家店并不经营线下生意,产品全部以即时零售方式售卖。
今年以来,该店每天接单量稳定在300单左右,日营业额七八千元。中秋国庆假期,订单量上涨,日均订单近400单。面积不大的店铺内,5名工作人员在不停忙碌。
浣熊鲜生是一家成长于河北的果切品牌,如今在全国拥有400多家门店。这个品牌从2019年诞生之初,就植根于即时零售模式。
“鲜切水果保质期短,不能通过快递跨地区运输;线下经营,覆盖的客户群范围太小,而且年轻人又不爱到店消费。即时零售恰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浣熊鲜生品牌总经理助理武刚表示,鲜切水果这一零售品类能够发展起来,可以说是即时零售的产物。
在即时零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零售品类还包括精酿鲜啤。啤酒,本来就是即时零售的重要品类,鲜啤受年轻人喜爱,更加适配即时零售的场景。记者了解到,很多精酿鲜啤店即时零售额占到了总销售额的50%以上,有的店铺甚至能占到70%。
即时零售为零售业带来了新品牌、新品类的同时,也丰富了零售业的经营模式。
石家庄市新华区华林国际商业广场背身的一条巷道,这里少有人流,却隐藏着一家便利店。店铺既没有大字招牌,也没有精美装修,店内密集摆满了货架,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10月6日记者到访时,两名工作人员正手持小票,在货架间拣货。
这是一家只做即时零售业务的便利店,工作人员管它叫零售“外卖店”,在行业内,一般称这样的店为前置仓。
前置仓是一种迥异于传统零售的运营模式。与传统零售店选址地段好、人流量大的临街门面不同,前置仓广泛分布在社区居民楼、闲置仓库、背街小巷等地方。
前置仓的经营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店铺租金、装修成本。而线上售卖、辅助以完善的配送体系,可以让店铺业务覆盖方圆3至5公里,背街开店但不缺少流量。
如此经营模式下,仓储密度得到提升,商品种类自然也更丰富,量多而品深。“除了线下便利店都有的快销品,美妆、旅行、婚庆、母婴等用品我们也能提供。由于潜在客户增加,以往在线下门店卖得不好的小众商品,在这里却很受欢迎,如停车桩、灭火器、打包纸箱、拐杖等,都卖得不错。”石家庄一位前置仓便利店店主表示。
前置仓模式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同时,业绩上也有不俗表现。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上的即时零售品牌店,单店月订单普遍在5000单以上,月营业额超过10万元。
即时零售为行业带来的变化不止如此,借助数字化手段,即时零售或将为零售业带来一次理念革新。
36524便利店入驻即时零售平台后,每个月平台都会有数据反馈回来,包括销售情况、活动总结、服务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为经营提供参考,比如,我们不同区域的门店,服务的顾客群体不同,需求有显著差异,通过数据反馈,可以帮助精准备货,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计划。”武腾说。
借助平台数字化技术,即时零售商家的经营活动不断优化。即时零售平台汇集了商品库存、销售情况和客户偏好等多类数据,通过对顾客的购买记录和个人偏好等数据分析,可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对商家来说,商品的设计和定位也更加精准。
“传统上,零售业的经营逻辑是以货物为中心,基于自身供应链能力、渠道覆盖能力形成的业态,这是一种从供给者出发的逻辑。而即时零售,经营逻辑变成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这是从需求端出发的思维。”赵亮亮认为,即时零售经营逻辑的转变,是零售业的理念革新,以此为起点,可能牵动整个零售业产业链条发生变化。
记者观察
小店也有“大市场”
浣熊鲜生小店,是省会一家只做即时零售的果切店。开店3年,这家不起眼的街边小店,目前日营业额稳定在近万元。店主王红芬夫妇忙不过来,陆续雇了3名员工。
3年前,王红芬在新乐经营一家蛋糕店,生意不算好。在别人的介绍下,王红芬了解了以即时零售方式做果切生意的项目,她觉得即时零售够新够时髦,而且能吸引年轻人消费,于是走上了创业之路。
春江水暖鸭先知。处于商业神经末梢的街边小店,往往最先嗅到机会,而快速崛起的即时零售,也在源源不断为市场注入消费活力。作为即时零售重要参与者的商品供给方,其主体正是一个个小超市、便利店、社区商店、夫妻小店等,许多小店正是借即时零售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并拥有了更大市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仅美团闪购的零售商已经超过4600家,本地小商家37万,合作品牌商超过350家。
即时零售在为小微企业提供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就业渠道。在这个新零售业态下,诸如门店管理员、库存分拣员、水果质检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
随着越来越多小店接入即时零售网络,双轨经营正在成为更多小店的选择。所谓双轨,指的是店铺采用仓店一体或者前店后仓形式,既经营线下店,又开通线上业务,相当于在实体店铺基础上增加一个虚拟店,为小店带来额外流量。
双轨经营,即时零售会不会蚕食线下销售的份额?
河北36524便利店网络部总监武腾认为,即时零售满足的大部分是“非满足就消失”或者“非满足就迁移”需求,属于消费增量,而非存量转移。“以36524超市为例,线下销售和线上销售的品类以及消费人群重合度不高。”
不少加入即时零售的小店店主也表示,“外卖”的方式增加了销售途径,带来营业额一定幅度的增长。
在即时零售平台的加持下,小微企业也在迎来一次数字转型的机会。
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不只是分析消费者需求、精准营销这么简单。平台会为合作商家提供一整套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覆盖从订货、收货、入库、摆货、分拣到打包的全流程,帮助商家运营管理门店。
在石家庄一家前置仓便利店,记者见到了仓库密密麻麻的货架,货架叠得很高,足足有七八层,货品虽多,但不显凌乱。店主说,这间仓库不足100平方米,但有近5000种商品,如果是同等面积的线下便利店,通常也就1000多种货品。
“我们用的是数字化库位管理,空间能充分利用,商品的种类自然就多了,而且多而不乱。”该店主表示,数字化管理下,每种货品的销量、库存信息一目了然,还能帮门店解决货物积压问题。
除了库存管理,在平台数字化技术赋能下,众多小店在多渠道经营、组织架构、售卖流程、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效率也都在不断提高。
文/河北日报记者 魏 雨
相关阅读 >>
ag一诺被针对的太惨了!初晨多次救世难以力挽狂澜,小es真强
2021年,玉林做了啥?2022年,我们要做啥?一张图告诉你!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