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立信感受到了芯片短缺的威胁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1-10-21/1594695.htm,侵删。

芯片短缺影响各个行业,网络设备也因“缺芯”无法按期交货。

“在第三季度末,我们看到了个别零部件短缺带来的影响,对销售额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导致了更高的库存。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风险,也会对第四季度业绩产生一些影响。”爱立信CEO鲍毅康(Borge Eckholm)在当地时间10月19日透露。

鲍毅康称,通过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弹性措施,爱立信在今年上半年避免了对客户的影响。但在第三季度末,供应链的干扰对该公司的销售额产生了一些影响。第三季度,集团有机销售额同比下降1%。

具体而言,芯片短缺问题影响了网络业务。该公司发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主营业务网络业务销售额同比保持稳定,如果不考虑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额,第三季度网络业务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但在第三季度末,供应链问题对销售额产生了一些影响,而该问题将继续构成风险。

鲍毅康称,并非其夸大缺芯造成的影响,“因为我们有相当不错的知名度,而且我们对供应链有非常好的管理。我不会夸大未来的风险,但这会带来一些威胁,而且现在很难确切预测第四季度的情况。”

10月14日,台积电CEO魏哲家再次重申,半导体产能紧张状态将持续2022年全年。由于手机、PC等终端存货水平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提高,供应链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高库存状态。虽然手机、PC等电子设备的出货增速放缓,但这些设备的硅含量在提升。

5G网络的建设已经受到芯片短缺的影响。

今年8月,中国电信执行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刘桂清在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芯片供货的紧张对部分设备供应产生一定的影响,是上半年(5G基站)建设进度滞后的一个原因。不过他表示,从全年看,不会影响整体的工程建设任务和5G建设目标。

受全球芯片供应短缺,部分网络设备供货慢于预期,“就这些环节,我们已经和上下游有了很好的协同,这些问题已经解决。下半年应该会加快工程建设进度,能够确保完成全年的任务,更好适应业务发展。”刘桂清表示。

除了芯片短缺,中国市场销售大幅下降也拖累爱立信业绩。今年第三季度,在主营的网络业务和数字服务业务中,爱立信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为13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62亿元),同比下滑71.7%。

即使美洲和欧洲销售额均有明显增长,仍不能抵消中国市场的暴跌。财报显示,爱立信三季度总营收为563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16.39亿元),同比下滑2%;净利润为58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2.90亿元),同比增长4%。

由于在中国地区的业绩下滑,鲍毅康称,将调整在中国的销售和交付团队规模。

相关阅读 >>

苹果a15仿生芯片集成150亿个晶体管 较a14增加近30%

美媒:“微型芯片”不够用?“巨型芯片”正快速

群联推出客制化pcie 5.0 ssd主控芯片,预计2022下半年量产

gps在国内要被取代了?北斗芯片问世,美国间接损失上万亿

汽车供应链短板待补:各方推动国产芯片装车

消息称苹果iphone 15/pro 的 a17、mac 的 m3芯片将采用台积电3nm工艺

短短1年时间,芯片从疯狂涨价到跌价90%,都是因为中国?

网友公开m1 max隐藏结构:将有望组成多芯片架构

传统芯片千倍性能提升 我国最强量子计算机“悟空”7月有望发布

oppo发布首款芯片,团队数千人,人均年薪过百万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芯片》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