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太平洋电脑网,原文链接:https://news.pconline.com.cn/1465/14656624.html,侵删。
布里斯托尔大学、中国科学院和于韦斯屈莱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最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反向证明了独特的色彩对大熊猫的伪装作用。该成果今天(2021年10月28日)发表在《科学报告》上。 虽然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单调的棕色和灰色,但也有少数知名的、耐人寻味的例外,如斑马、臭鼬和虎鲸。然而,最著名的也许是魅力大到无法让人抗拒的大熊猫。
该国际团队分析了大熊猫在其自然环境中拍摄的罕见照片。他们发现,大熊猫的黑色毛皮斑块与深色阴影和树干融为一体,而它们的白色斑块在出现时与树叶和雪相匹配。此外,不经常出现的淡棕色的皮毛色调与地面颜色相匹配,由此提供了一种中间色,在自然栖息地的极暗和极亮的视觉元素之间架起了桥梁。无论是用人类、猫科动物还是犬科动物的视觉模型来看,结果都是一致的;后两者代表熊猫的捕食者。
布里斯托尔大学心理科学学院的Nick Scott-Samuel教授说。"似乎大熊猫对我们来说很显眼,因为我们无论是在照片还是在动物园里,观察它们时的距离很短,并且背景往往不能反映它们的自然栖息地。但从一个更现实的捕食者的角度来看,大熊猫实际上有着相当好的伪装。"
相关阅读 >>
博主分享苹果 iphone 15 pro 机型铝板模型上手照片
苹果发布 ios 16.1 首个测试版:全机型支持电量百分比显示
全球首款屏下前摄折叠旗舰!三星galaxy z fold3/z flip3国行发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