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保护法11月1日起实施 明确不得大数据杀熟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1-11-1/1596499.htm,侵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对人脸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完善个人信息保护投诉、举报工作机制等,充分回应了社会关切,为破解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个人信息保护法共8章74条,在有关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应遵循的原则和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网络安全所所长刘权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为个人权益的保护构建了基本法律框架,也为相关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了具体的合规指引,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保护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在数据领域的立法体系。

针对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和人脸识别设备等个人信息保护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给出回应,包括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

针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评估消费者个人特征用于商业营销的“大数据杀熟”问题,个人信息保护法给予明确禁止,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专家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促进信息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了个人信息的权属权益,未来互联网平台利用个人信息需要从用户获取授权,也将在使用、存储过程中承担更多信息保护的责任。

相关阅读 >>

江苏“双十一”第一拨大数据已出 11月1日投递快递2349.79万件

大数据揭开“非遗”技艺的基因后,人工智能复制的技艺还算非遗吗

大数据杀熟”乱象何时休?监管重拳出击去“顽疾”

【质量标杆】“建云、聚数、创智、兴业”——中远海科新一代航运大数据产品研发及应用的管理实践经验

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大数据大算力推动人工智能走向大模型时代

中国交通新闻|铁路部门开辟冬奥专区 依托大数据智慧平台全方位服务冬奥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仪英斯泰克、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欧美同学会第二届“双创”大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赛区决赛即将开启

超八成受访者被“杀熟” 大数据强监管在路上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大数据》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