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m805g基带再获认可


本文摘自老司机带你看车,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108212708755536020.html,侵删。

众所周知,近些年5G技术和生态的快速演进,用户体验的全面提升,离不开全球运营商、手机芯片厂商、手机厂商、设备厂商等通信产业生态的共同努力。如今,R16即将商用落地,面向下一阶段的5G新发展,业内显然已经做好准备。

近日,中国移动发布了2022年版《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中国移动泛终端产品白皮书》,对四个方面做了内容更新,包括基础通信、提升5G登网率、性能提升及演进和重要业务基础能力,其中在5G性能提升和演进方面着重提及了3GPPR16标准的相关特性。

作为中国移动“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成员,联发科与中国移动在促进5GR16商用落地、网络切片、手机终端等方面一直保持紧密合作,在技术、产品领域多次取得重要成果。同时,联发科早已提前布局下一代5G标准R16,支持R16标准的新一代5G基带M80近期再度成为网络关注的焦点。

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厂商,联发科一直在领跑5G赛道,上一代的联发科M70基带支持双载波聚合功能、支持双SIM卡5G待机与SA/NSA组网,有着领先时代的5G网络连接性能。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移动《2021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中,搭载联发科M70的天玑12005G芯片在5G性能和5G功耗方面均取得了5星满分成绩。

凭借联发科技术方面的长期投入和产业开放合作,新一代5G基带M80有望将联发科在R15的领先优势延续到了R16周期内,将再一次实现技术上的飞跃。其不仅支持上下行载波聚合、超级上行等5G关键技术,还支持MediaTek5GUltraSave省电技术和5GSA+5GSA双卡、双VoNR技术,和中国移动的2022年版《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中国移动泛终端产品白皮书》遥相呼应。

联发科M80下行速率广域增速提升50%,多载波聚合实现7Gbps的速率;在R16超级上行特性的支持下,其弱信号环境下增速最高可实现300%的提升。在连接稳定性上,针对高铁等快速移动的场景,联发科M80能够在500km/h的高速移动中维持信号的速度和稳定,保证了稳定可靠的网络体验;而在速度和稳定性提升的基础上,联发科M80有着意想不到的低功耗表现,在R16标准下可使功耗降低20%,帮助终端实现更长的使用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联发科M805G基带在与中国移动合作的多项测试和验证中表现出色,得到了业内认可。今年夏天,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和联发科技率先完成基于3GPPR16标准的载波聚合速率提升能力验证,从带宽容量和时延性能等方面进一步激发5G潜能,为5GR16标准商用奠定了基础。

5G技术的落地,是多方努力的结果。面向即将在2022年开始落地商用的R16标准,联发科积极响应与中国移动的合作,从而推动5G技术的发展和落地。不久前,中国移动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了基于“5G终端切片中间件”的5G终端动态多切片技术方案研发,并于近日完成该方案的端到端功能验证。作为5G终端先行者产业联盟的一员,联发科在北京移动5G网络环境下与之共同完成了“5G终端切片中间件”方案在5G智能手机和5G模组上的端到端功能验证。

同时,中国移动采用基于2.6GHz和4.9GHz的基站设备,搭载基于R16芯片的测试终端,成功开展了基于R16标准的帧头不对齐载波聚合、上行通道切换等关键技术的性能验证,实现上行速率超过480Mbps,下行速率超过3.1Gbps,均逼近理论峰值。有效提升了5G网络容量和用户体验,为5GR16标准迈向商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直以来,联发科通过极具前瞻性的布局,无疑走在了行业前列。而本次中国移动2022年版《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中国移动泛终端产品白皮书》的公布,为中国通信行业在明年的发展定下了一个基调。在明年R16标准来临之时,联发科有望与产业合作伙伴在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5G体验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让下一代的天玑旗舰更备受期待。

相关阅读 >>

《刺客信条幻景》主角cv公布 并非《英灵殿》原演员

康普锐斯:“小众技术”闯出氢能广阔天地

破晓杯dkg拿下冠军,tt输给了盖伦?蚂蚁:第六局是输的核心

纯福利!填问卷!抽大奖!

韩国监管机构将开展常规加密公司调查

相约“九八”,传器造悟联手厦门奥林匹克博物馆打造数字ip,共享数字发展机遇

四大角色惨遭削弱?莫娜裤子被改,罗莎莉亚才是最惨的!

dnf:小黑虎卡片解锁,全民送传说胚子卡!

360数科cto王继平:上线各场景机器人超203款,

魔兽世界9.27:冰dk 9.27参考攻略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