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机械公民,侵删。
王亚平在利用工作之余,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给地面拍了一组高清大片,网友们惊叹地球之美的同时,也十分好奇拍的这些地方到底是哪里?网络上有人说拍摄的雪山是阿塞拜疆地区,本着科学求真的原则,让我们一起根据照片里的地理特征来寻找答案。才疏学浅,难免出现错误,也诚邀各位朋友斧正。#王亚平拍摄地球照片是哪里#

中国首位太空漫步女航天员:王亚平
准备工作
王亚平此次是受新华网邀请参加拍摄工作,我们先从网站活动页面下载照片,发现王亚平一共拍摄了10张照片,按照刊登顺序进行编号下载。

同时准备好卫星地图页面,作为验证山川、河流、湖泊外形特征的工具使用。打开查询中国空间站飞行路径查询网站作为验证使用。
探索阶段
背景说明
中国空间站轨道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高度,运行速度为7.6千米/秒,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飞行,一天可环绕地球15.5圈。
从天和核心舱拍摄地面时,一般需要晴朗少云的天气,才能看清地面。从山脉走向,河流流向、湖泊形状,以及大型人造建筑、构建物等才能确保判定准确性。
从空间站拍摄地球表面,可以看到曲面的,所以视野要比平面图大。

中国空间站舷窗
由于航天员在太空处于悬浮状态,很大可能王亚平是在其休息区的舷窗拍摄的,固定好身体之后,才能保持画面的稳定性,而画面随着空间站的飞行姿态方向性有所改变,或是横竖屏对调,或是上下反转才能做出判断。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刘伯明床铺
整体判断
浏览王亚平于11月18日从空间站拍摄的10张图可以发现,有1张照片拍摄的内容只有大气层,无法看见地面情况,我们很难根据千变万化的大气云层判断,所以对于编号为:“图片9、10”这两张图,姑且不做标注,只看剩余的8张图。我们将剩余图片按照画面内容进行了分组,具体判定标注如下。

第一组:图4和图5
9张图片中,显示有湖泊的有2张图。

图片4放大可见湖泊

图片5湖泊轮廓明显
编号为“图片5”的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湖泊的轮廓,好巧不巧,小编多次前往该湖区游玩,一眼就看出来就是青藏高原的明珠:青海湖,朋友们根据初中历史知识也能轻易判断出来。还可以看到“天下黄河贵德清”:龙羊峡的黄河水。即使从太空,都可以看到黄河上游湛蓝的水色。

图片5中清晰可见的青海湖
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咸水湖,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由于高原气温较低,云层很少,可以清晰地看到青海湖的轮廓。其中祁连山脉,第二、三阶梯分界线明显。
而“图片4”的照片放大后也可以看到有2个湖泊,小编对轮廓和相对位置做了标记,凭借“图5”已经判断出是青海湖,很容易就找出这两个湖泊分别为“东给措湖”和“阿拉克湖”,而被冰雪覆盖或是水雾弥漫的则是“鄂陵湖”和“扎陵湖”,两湖遥相呼应,特征十分明显。

图片04可见东给措湖
从这两张照片可以看出,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飞越青海湖上空时,从舷窗分享别向东南方向以及西南方向各拍摄了一张图片。
第二组:图1、图2、图6
编号为“图1、图2、图6”主要内容是山脉。

图片01雪山连绵

2

6
从“图5”中可以分辨出当时在空间站看到祁连山脉的样子,所以很快就判定“图6”正在为祁连山脉。右下角的李家峡水电站的轮廓及位置也是重要的参考,此时中国空间站位于青海省西宁市上空。
图1和图2正拍摄的也是雪山,特征十分明显。现在是北半球的冬季,可以明显看到山脉的雪线很低,高低落差很大。

祁连山脉
图中没有明显的人造建筑,只能从山脉地形走势上判断。这是一个极具特色的山脉,尤其图2看着像一条腾飞的龙。
考虑到拍摄连续性,没费太大力气,就验证了图1、2、6为祁连山脉。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丝绸之路的河西走廊,腾格尔沙漠等。

图片01旋转后标注

图片02旋转后标注

图片06标注
第三组:图3和图7
图3和图7拍摄的是沙漠地带。


此时的空间站应该已经调整姿态,所以图3的舷窗是直指地面的,画面内容较小,但是依然可见黄河。所以标注为古浪县上空附近。

图7特征非常明显,祁连山脉,黄河都清晰可见,图片拍摄于腾格里沙漠上空。

第四组:图8和图9
图8和图9,也是花时间最长去寻找的,主要受之前照片的影响,加上河水也泛黄,以为拍摄的河流在黄河流域,但是仔细寻找发现不对劲。

图片08,图中河流清晰可见

图片09隐约可见河流在右下角
首先,黄河的河岸侵蚀作用没有这样大,江心洲一般也没有这样大,黄河水量虽然大,河的右岸(东西走向则为南岸)也侵蚀比较厉害,但是在青、甘、宁相对平缓,地面径流虽然大,但是蒸发量也大,所以直观看起来只会是地面沟壑纵横。
其次,从江心洲形状看,两头比较尖,且没有零碎的小岛,这又和黄河在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区域内不同。这些区域江心洲都比较碎小,冬季有结冰现象。11月正是中国的冬季,青藏高原、甘肃已经下过一场大雪,黄河水有结冰的可能。

九曲黄河
最后,沿着黄河仔细看了一圈,确实没有同时符合图9的河流流向及江心洲特征。并且这两张照片中河流两岸比较平坦,没有明显的山脉及沟壑,不符合黄河流域的特点。
于是小编想到了一点,也许这根本不是黄河,而是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果然,仔细看看江心洲造型,确实是长江,而仔细寻找后确定为长江安徽段。

说到这很多朋友不理解,青海湖纬度在36°,安徽合肥在31°左右,为何空间站运行偏差纬度会这样大呢?难道这些照片不是王亚平一天拍的吗?
实际上,很好理解,空间站过境时,地球也在公转和自转,如果把中国空间站在中国境内的路径连成线,其呈现的是一个较为平缓的抛物线。所以抛物线的一端在青海,另一端大约就在南京附近。
最终通过江心洲就具体判断出来2张图的具体位置了,其中,图8为南京上空,拍摄的长江安徽段;图9也应该为长江下游,但是但是信息太少就放弃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是试试。

长江
验证阶段
打开空间站飞行路径软件,中国空间站和核心舱的空间飞行器目录编号是48274,国际标识符是2021-0350A,空间飞行器目录名称是CSS(TIAN-HE-1),在软件中十分容易找到。
查询11月18日一共5次飞越青海湖上空,因为青海湖纬度较高,这个季节早上8点太阳才开始升起,而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阳光依旧均匀的撒在大地上了,所以排除3次过境时间,剩余2次分别为:

A:09:54:35到10:05:01,过境最高点09:59:48
B:11:31:43到11:40:51,过境最高点11:36:17
逐个查询A和B路径,可以发现A比较符合,将图像带入路径中也十分符合。
通过照片的标注和路径的查询,我们可以还原出王亚平拍摄这些照片的的状态:

1、当中国空间站过境时,王亚平选择了阳光很好的上午10点左右拍照;
2、她在舷窗附近将自己固定好,将手机面对着大地开始拍照;
3、11月18日10:00左右,空间站飞越青海湖,王亚平抓拍了美丽的高原明珠青海湖,紧接着对着西南方向拍摄了“黄河源头姊妹湖”:扎陵湖与鄂陵湖,它们是黄河源头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

4、10:01分,王亚平看见了美丽的祁连山,连续拍了3张照片,黄河从这里由第三阶梯流入了第二阶梯。而远处的丝绸之路清晰可见。
5、当她看到腾格里沙漠时,恰逢空间站调整姿态,舷窗开始垂直指向地面,她抓拍一张后,随着姿态调整,她又拍摄了一张中卫附近的黄河照片;
6、随着空间站的飞行,已经看不到黄河了,趁着这个机会,王亚平抓紧调整了姿态和机位,来到了南京上空,抓拍一张长江的照片后仍然不太满意,紧接着拍摄了第二张。恰好遇到华东地区天气骤变,云层较厚,无法辨识地面情况,王亚平又拍一张后,全是云层。算算看已经拍了10张图,就要飞出陆地区域了,任务也算完成了,“十全十美”挺不错,就把图片传给地面了。

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美不胜收的大好河山。如果给王亚平这组照片取个名字的话,小编觉叫“生命之源”十分合适,从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区产生的长江和黄河,是中国人民的母亲河,养育了亿万中华好儿女,而从中国空间站上几分钟就将她们净收眼底,真是自豪。
写在后面
通过王亚平从中国空间站拍摄的大片,看祖国大好河山,自豪之情油然而生。而更为精妙的是,通过照片信息的整合,我们可以清晰地还原王亚平拍摄这些照片的状态。
未来,随着中国空间站的逐步建成,我们看直播,做实验,甚至建立太空基地种菜都成为了可能,我们的梦想:星辰、大海。
而我之所以要写这一篇流水文章,有4个想法:
1、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朋友们一起探讨;
2、个人觉得这10张摄影作品,任何一张都适合做高考文综题目,可以考察的内容很多,其意义重大,一张照片关联2个热点:地面、太空。说不定大家收藏,评论,明年就能看到这个题目的原型也说不定。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上空,航天员刘伯明看到的新疆大地苍茫浩渺。
3、估计王亚平此次拍摄使用的是手机,与神舟十二号刘伯明拍的大美新疆差距还是很大的,期待美女航天员下次殿堂级摄影作品。
4、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探究之后才能粉碎谣言,要不然明明拍的是大美中国,说成国外了岂不是成了笑柄。
END
相关阅读 >>
首款鸿蒙汽车成了!问界m5单日订单破1000台:余承东曾大赞续航
lightcounting:2021年中国光器件厂商占据半壁江山
tecno计划2022年发布sensor shift等三大技术
苹果公布 apple watch “快充”数据:45 分钟可充 80%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