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本文摘自炫歌黑科技达人,侵删。

我们人类大脑大约有1000亿个细胞,其中600-800亿个是神经元细胞,其余的大部分细胞是负责把这些神经元细胞连接在一起。它们一起组成的这个系统,非常类似于人类的“因特网”。而网传的“百分之4-6”的数据,是指这些细胞里有百分之4-6处于唤醒状态,也就是参与到了人的思考过程当中。剩余的百分之94-96的细胞虽然活着,当时并没有加入这个过程,类似于“开机了但是没有运行软件”的电脑。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而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取决于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复杂程度。打个简单的比方,把神经元细胞比喻为人的话,一组里有10个人,他们由5对常规夫妻组成,每个人都只和自己的伴侣产生过情感关系,他们组成了5条“情感线路”。而第二组里有7名双性恋者,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曾经和其他6个人产生过情感关系,这7个人之间可以形成21条“情感线路”。显然,虽然第二组的人数只有第一组的70%,但是“情感线路”却大于第一组的4倍。这个模型里的“人数”代表“激活脑细胞数量”,而“情感线路”代表“脑细胞之间的复杂程度”,这就说明了激活脑细胞的数量并不能直接代表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当然,大脑实际的工作模式远比这个模型复杂得多,这只是一个极简化的解释。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许多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问了,文章标题明明是说黑洞与4维空间的,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脑细胞的科普呢?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大脑开发达到百分之100”这件事,并不是简单地让一个“大脑开发百分之4”的人提高25倍的智商而已,它与这个数据之间绝非简单的线性增长关系,而是会得到一个非常恐怖的结果的。

结果究竟有多恐怖呢?那得说到另一个学科领域的事了。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在2006年的时候,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BernardHaisch在一个真空量子场的研究中发现,量子真空状态的能量流动复杂性体系中,会出现大量无法用物理规律解释的现象,这些现象不符合任何规律,同时又不是完全“随机”的,而只有当认为这些现象具备“意识”的时候,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BernardHaisch根据这项研究提出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生命”或者“意识”这种东西,其实并非人类狭隘理解的需要依靠“大脑”这样的器官产生,它的根本在于“一个系统的复杂性”这个属性当中。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BernardHaisch后来发表的系列专著分析认为,在物理学任何一个层次的空间上,只要一个体系的复杂程度超过一个阈值,它就会产生“意识”。换句话说,外星人这种概念,或许远不是人类理解的“生活在某一个星球上的其他高等生物”这样的事情,它们或许生活在人类肉眼无法观测的量子层,或者我们的宇宙本身就有可能是一个外星人个体,只要它当中的星系复杂程度达到那个“阈值”。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BernardHaisch的这套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认同,直到2016年伦敦大学的天文学家GregoryMatloff的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个理论。当时,GregoryMatloff的团队在跟踪一个叫做Paranego’sDiscontinuity的星系区域的异常运动轨迹上。Matloff指出,这个区域的恒星只对准某一个方向喷射气流,并且会有星云物质发生违反自然法则的“跳跃”现象。研究团队认为,如果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由人类目前不了解的物理规则导致,那么它在其他某些星系也会出现,如果是由BernardHaisch学说当中的“意识”导致,那么就只会在这个区域产生。而到目前为止的观测结果,全部都支持了后者。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在GregoryMatloff教授提出这套“复杂性”理论后,许多弦理论学者意识到,也许“黑洞奇点”运作的规律已经被人类找到,它就是一个“复杂性的阈值”的问题。黑洞奇点由于“密度无限大、空间无限小”的特点,导致坠入其中的基本粒子,存在着极高概率相互之间产生联系,也许目前的量子力学理论不足以完全描述这种联系,但它最终的结果却是确定的:使用更少的物质、更少的空间,产生了更大的“体系复杂度”,从而触发了相邻维度宇宙的物质特性。而这个过程,与“弦理论”的前沿分支“M理论”当中预测的:三维空间的物质在最小化空间“弦”的层面上开启相邻维度宇宙的规律,是完全一致的。所以这个观点在前沿物理学界得到了很高的支持。

科学家推测:大脑开发到100%可开启四维时空,与黑洞奇点原理一致

从这个角度来说,能够开启四维空间的通道就不仅仅是黑洞奇点而已了,它包含所有能够达到这个“阈值”的事物。比如BernardHaisch教授观测到的真空量子场中的能量复杂性体系,以及预言中“人类大脑开发达到100%”的那个状态,等等。人类发展到能够触摸这个“阈值”的时候,也将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

你对这件事有信心吗?欢迎参与讨论。

(本文某段落描述存在一个错误,细心的你发现了吗?如果发现了欢迎留言指出,没有发现可以关注我,会在下一篇文章揭晓答案。【上一期答案:第4张不是钟慢效应,而是陨石】)

(这里有实实在在的科学干货,关注“隔壁青少年说”,提升思想和眼界,积累未来十年学识储备!)

相关阅读 >>

没个牛x的商标还敢说自己创业?

飞猪推17项措施支持旅游业振兴

韦伯首次发现系外行星 :距离地球41光年 温度高

高通首发全球最具扩展性的商用wi-fi 7专业联网解决方案

变革创新驱动建设质量强国

罗振宇也杀入“元宇宙”,6节网课已收上百万

赋能煤化工绿色低碳发展,浪潮云洲显身手

赛博皮卡将加入《2077》?cdpr官方发布首张概念图

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将紧扣“造车健城”四赛道

策略模拟建造《狂野西部建造者》上架steam!支持简中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