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18120314686165861.html,侵删。
太阳射电暴是太阳等离子体辐射和回旋同步辐射在微波波段的强信号辐射,整个辐射带宽从毫米波一直延伸至千米波频段,表现为对整个行星际空间中无线电频谱本底的增强,对空间电磁场环境形成剧烈扰动,进而影响无线通信的本地噪声。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导航设备,将来以期取代GPS,太阳活动是其潜在的影响因素,较之于主流影响:高能射线影响卫星不同,太阳射电爆发以强噪声信号形式光速传播,在强耀斑爆发后约八分钟到达卫星轨道瞬间在通信链路上造成噪声增强,大大提前于高能射线到达时间,而其受到太阳射电活动的影响方面还没有做过系统的统计和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9月的太阳强爆发事件,在L波段太阳射电流量达到了7000S.F.U以上并且持续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如果该事件发生于目前北斗二代覆盖的亚太区,必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从前期研究发现,该类事件还没有找到能够严格预测的数据指标,一些明显的观测数据如耀斑面积、日面位置等和强分米波爆发事件没有很好的相关性,而X-ray流量预警对于一部分事件提前时间太短,基本接近于现报。
进一步,由于目前天文观测、导航系统隶属于不同的部门,从国际到国内目前均没有太阳活动检测—早期预警—实时现报—评估平台这类的系统,已有的研究均是从观测数据进行回溯、相关的结论。
目前国内太阳观测站中鲜有专属供太阳剧烈射电爆发干扰—导航通信信号质量的研究设备,如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目前工作于L波段的太阳射电望远镜主要集中对宽频带内太阳射电II型爆、III型爆的动态频谱进行观测,对精确的流量定标并不关注 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石岛观测站的太阳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在2801MHz,4500MHz及9090MHz做精密流量观测,没有覆盖L波段的多点频精密流量观测系统。
由云南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组、官渡区“射电天文微弱信号处理技术研发及民用转化研究创新团队”主持新建的廊坊L&S太阳射电精密流量望远镜在分米波频段内具有16个观测通道,弥补了国际在这一频段的数据空白。
该望远镜包含了8个L波段内的频点和F107 频点,左右两个极化方向,一共18个通道(经过无线电环境监测带内无干扰信号),使得GPS、北斗的所有通信频点都穿插在监测频点之间。目前廊坊4.5米太阳射电望远镜运行稳定,F107数据经与日面黑子面积数据比对,相关性达0.95,是国内唯一一台F107标准测量望远镜。
廊坊-加拿大F107数据对比图
同时廊坊4.5米射电望远镜在10月2日,11月1-2日,分别在L波段多个频点探测到的射电爆发。
2021年10月9日太阳射电爆发流量变化图(廊坊VS澳大利亚learmonth)
下一步,该望远镜将投入长期观测,作为我国空间天气-北斗稳定性监测主要设备,持续为各类用户提供服务。
来源:官渡区科信局、昆明科创
责编:黄璐 实习编辑:谢春梅
编审:李星
终审:钱红兵
来源:掌上春城
相关阅读 >>
canalys: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109% 中国贡献一半
苹果airpods 3定位尴尬 被指“失败产品” 订单遭遇滑铁卢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