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227203301810119547.html,侵删。
本文转自:上观
1、深空探测实验室在合肥揭牌
2月25日,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举行深空探测实验室(天都实验室)揭牌仪式。该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是面向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和国家航天强国战略需求,围绕深空探测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工程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实验室总部设在合肥,分部设在北京,将开展工程总体技术研究、新兴交叉学科技术研究、空间科学谱系和总体研究、基础前沿科学与技术研究,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国家航天局将按照实验室共建协议和组建方案,支持实验室承担探月工程四期、行星探测工程研制建设任务,牵头论证和实施国际月球科研站、小行星防御系统等重大工程项目;中国科大统筹校内优势力量建立深空科学技术研究院,覆盖众多优势学科,将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等各方面有效支撑实验室建设。
2、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范围划定
近日,经安徽省政府同意,省发展改革委、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21至2025年。
《规划》提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宣城、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7市,共45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46.1万人。其中核心区“大黄山”,包括黄山市、池州市,以及宣城市绩溪县、旌德县、泾县和安庆市潜山市、岳西县、太湖县、桐城市,共18个县(市、 区),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8.95万人。
3、长三角已有148个“双一流”学科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长三角148个“双一流”学科入选,其中江苏省有48个、上海64个、浙江23个、安徽13个。与2016年开始实施的第一轮“双一流”名单相比,本轮长三角新增了2所高校,包括上海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与南京医科大学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在长三角,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建设“双一流”学科数量最多的三个高校,学科数分别为21、20、18。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同济大学四所大学也都拥有超过8个的“双一流”学科。
相关阅读 >>
把xsx“压扁了”:微软云游戏机顶盒xbox keystone外观首曝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