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寄哀思,数字空间也能承载思念回忆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21190255525466466.html,侵删。

本文转自:文汇客户端

为配合疫情防控,即将到来的清明祭扫季,网络祭扫、代客祭扫等服务成为“刚需”。今天,“数智陵园·慧心谷”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继此前的“云祭扫”“云祈福”“云纪念”等平台基础上的又一数智服务设施。

慧心谷项目选址于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内,通过数智化载体,有效解决了资源稀缺和逝有所安需求之间的矛盾。该项目首批产品包括“数字陵园1.0”、数字礼葬、数字礼祭、“云纪念3.2”。今后,这里不仅是生命的物理归宿,更是精神家园。

改变天气、栽种植被,虚拟形象永存云端

当前,“互联网+殡葬”已成为行业新业态。这两年,在线纪念、远程告别、代客执行等创新举措解决了人们无法线下祭扫的困扰。

在慧心谷项目中,数字陵园又探索了“新方案”——将实景复刻至线上。这样一来,无论使用者身处何处,都可通过手机登陆,在这个三维空间内为逝者建立一个纪念点,寄托哀思。未来,人们还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添加使用改变天气、栽种植被和饲养宠物等场景效果。经相貌和声音复刻技术等,逝者的虚拟形象将会永存在这个空间里,用户可以随时登陆,与逝去的亲友进行简单的“对话”。

沉浸式数字空间,缅怀逝者、传承精神

纪念之外,落葬也有了数字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落葬仪式,无论从形式还是承载内容上,都已不再能满足人们的纪念需求。数字礼葬空间应运而生。为此,福寿园也打造了全国第一座基于数字技术的沉浸式落葬空间,运用了270度环形屏幕、地面投影、互动祝福等新技术,让参加葬礼的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逝者生平故事,缅怀逝者、传承精神。吴孟超院士、彭小莲导演等多位先贤的落葬仪式就是以这一全新方式举行,广受好评。

数字技术还能与古老文化结合。新上线的数字礼祭系统,让人们在更有中华文化氛围的祭祀仪式中,体悟先人精神,抒发思念,品读先辈事迹。

“上线”新功能外,原有服务也持续进阶。作为一款已上线两年多的产品,福寿云的云纪念平台凭借多项实用功能已获得用户认可。上传人生故事资料库、为逝者建造线上纪念馆并祈祷祝福、祭扫用品线上订购等功能日趋完善,老照片修复服务让老照片动起来、人生微电影策划制作等功能也颇受好评。在不少人看来,数字空间作为承载思念和回忆之所,能更好弥补遗憾和走出伤痛。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相关阅读 >>

《漫威蜘蛛侠》pc版:可玩的超英大片,依然能打 | 动力评测

2022年nest全国电子竞技大赛25日开幕

2022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发布,中国游戏未来如何抓住机遇?

功耗仅2.5w!intel首款“矿卡”威猛 轻松甩显卡几光年

农场休闲模拟游戏《珊瑚岛》ea发售 国区售价108元

美股周五:三大股指均涨超2% 小鹏爱奇艺跌约15%

苹果全新macbook air高清渲染图来了:刘海屏设计、7种配色可选

筛查更快!30分钟超快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

iam8bit将推出《风来之国》典藏版 第三季度出货

耗费8年、上万小时制作,《生化危机4》高清mod即将发布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