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隔壁王科技,侵删。
结束了?还是刚开始?
提到美企断供某某芯片或技术啥的,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华为,随后想到的就是当下的俄,毕竟高通、苹果、英特尔甚至是三星和台积电都陆续断供,这自然让人记忆犹新,但其实在更早一点,国内也有一家企业被美所断供,但时至今日很少有人提起,即便是提起,也多于感慨,这家公司就是中兴,可即便是交了钱,即便是开始走自研道路,还是有不少“非议”。

早在2016年的时候,美就突然限制了中兴对芯片在内的元器件产品的采购,前前后后经过几轮对话,最后就开始了对中兴通信长久的限制。而时至今日,更多人的提起来就说“被罚了21.92亿美元,相当于一百四十亿左右人民币!!差旅费、律师费、各类开销也不菲,中兴,你是guo企,得向华为学习,有点担当才行!”但事情远不是如此,且最近,也终将迎来了改变!

美主动放弃后,中兴摆脱限制?
可能更多的人提起中兴就有一点生气,甚至要它向某某某学习,但是作为一家企业,在突如其来的限制面前,也是经过多次深思熟虑才做出当年的选择吧,当然这个就是过去的问题,再讨论也没有意义。
不过值得注意的就是近年来,中兴开始疯狂地在自研方面加大力度,不管是人才还是财力都不容小觑,尤其是在5G基站芯片方面的成就,7nm已经可以实现商用,而5nm也在路上,这样的成绩,也可以说是鲜少有企业所能比拟的,这就是中兴的改变与成绩。
而在本周三的时候也有消息称中兴在经历5年的“缓刑期”后,终于从美的黑名单中被“剔除”,随后其股价暴涨60%!有的人感慨“5年“缓刑期”结束,中兴彻底摆脱美制裁阴影”,也有人表示中兴终于得到了“自由身”。

但这里不是泼冷水,因为现实我们还是需要面对的,就是在本次的所谓“主动结束”之下,是有条件的,比如说不能将自己的某些芯片出口给俄等国,更为重要的是,中兴还是要随时接受美的监督。
你说,这到底是自由了,还是更加不自由了呢?
所以说,高兴得不能太早。
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也就出来了:所谓的中兴“安全落地”那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有的,而如果我们不能够在高端芯片有所成就的话,那限制不知道何时还会降临!
其实不单单是中兴,包括华为在内的众多中企,理应在高科技尤其是芯片、软件设计等方面有自己的主动权,至少是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里面,买来的终究是买来的,但技术这个东西,是买不来的。

国内目前能做到14nm,但是别的企业能做到5nm,别看这落后的一点点制程,可在技术上那绝不是短期能够追赶上去的,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即便是你设计出来3nm的芯片,可是没有先进的光刻机,那还是一张图纸,而在光刻机方面,我们的获取也是比较受限的。
所以不管是为了今后的自强发展,还是为了能够自由出口啥的,我们的目标也应该明确,那就是加强自我能力,减少对外的依赖,这样,才能够走的更长远。

自己的,才是最安全的;买来的,终究是靠不住站不稳的啊!
相关阅读 >>
苹果 iphone 15 pro 机型将采用 a17 仿生芯片,早期性能数据曝光
苹果下一代ipad pro有望今秋推出 搭载m2芯片支持magsafe
苹果将是台积电 3nm 工艺量产后主要客户,首款产品为 m2 pro 芯片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芯片》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