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330001817685642758.html,侵删。
本文转自:河北工人报
“降低真空冶炼工序钛元素的加入量后,新一轮的高温合金GH4080A冶炼效果不错。”3月25日下午2:00,全国劳模、张宣高科特种材料研究制造公司“郭忠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生产制造部主管工程师郭忠对笔者说。
■精控成分 全力满足客户需求
“上一轮的高温合金GH4080A的成分检测结果出来了。钛含量在真空锭与锻材上存在明显的上涨现象,已经在产品的塑性上产生了不利影响。”3月10日,拿到高温合金的成分检测结果,郭忠立即召集各工序技术主管一起查找原因,并组织专门人员立刻着手研究产品的工艺改进措施。
GH4080A产品由于其良好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及耐高温氧化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发电设备等行业关键零部件制造。高精尖领域客户对其产品性能和成分控制有着高于行业标准的个性化需求。控制合金元素含量是改善合金塑性的重要措施之一。钛元素是使合金产生沉淀硬化的主要元素,虽然从理论上说,加入的数量越多,强化效果就越好,但实际上如果加入量超出一定限度,反而会降低合金的塑性和韧度。
他们在对上一轮试制的GH4080A成分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全流程钛含量变化、单支钢锭钛含量头尾变化,最近确定了将钛含量由原有目标值下调的优化数值。日前,二次试制的GH4080A高温合金产品,不仅钛含量达到了真空范围要求,而且锻件单吨售价达16.5万元,实现了产品的质量、效益双提升。
■技术升级 助力产品提质创效
自2016年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郭忠借助工作室平台,大力推进员工岗位创新和价值创造。
他们通过开办科技大讲堂,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瞄准产线难点、痛点开展岗位创新:针对520热作模具钢铸锭浇铸工艺需要,对钢包浇注水口进行改造,使浇注温度与浇注速度匹配,从而满足浇注工艺时间,解决铸锭锭身纵裂问题,年创效约50万元;自制简易钢包回收线外开浇外流钢水,年可创效19万元;利用废钢自制过渡电极,变废为宝,年可挖潜45万元……郭忠和他的创新团队,以技术升级助力“高精尖特”产品提质创效。 ■杨业璐
相关阅读 >>
《女神异闻录4:无敌究极後桥背摔》首批媒体评分解禁 3月17日上线
中国联通12月净增5g套餐用户538万户 累计达1.55亿户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