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0415225316654220228.html,侵删。
本文转自:深圳商报
读创/深圳商报驻京记者 宋 华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高技术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孙伟4月15日在专题发布会上表示,民间投资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将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孙伟介绍,今年一季度,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势头良好,国内新建5G基站8.1万个,总规模超过150.6万个;千兆网络端口新增54.9万个,总量达到841万个,具备了覆盖3亿家庭的能力。目前我国已建设5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中国天眼系统、全超导托卡马克等科技装置。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工程,为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抗击新冠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孙伟表示,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今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在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适度超前投资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包括出台了加快中小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通知,启动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补齐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网络短板,推进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围绕城市公共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领域,部署了一批5G融合应用示范工程,组织实施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工程,加快人工智能、区块链、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应用,支持智慧交通、智慧能源建设,加快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部署和新建2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重大原创成果策源地,带动地方政府和民间资本加大创新基础设施投入。
“民间投资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孙伟指出,与传统基础设施相比,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主体多元化。各级政府、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其他机构,都能参与进来。如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投资主体既包含国有企业,也有大型互联网企业和其他民企;在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领域,还可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提升投资效益。二是规模多样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投资规模跨度较大,从几十万到上亿元不等,且模式多样,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很多都是初创企业的小规模投资。三是运营市场化。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立足于市场和行业需求,其商业模式更多依靠市场的自主选择,在这些方面,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孙伟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调动市场主体活力,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一是降低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准入领域、降低投资门槛,促进民间资本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创新金融工具,拓宽融资渠道,特别是要为民营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相关阅读 >>
苹果未来 macbook pro 可能会有的四项升级:5G、face id等
安徽省全年新建5G基站25371个 已提前完成5G基站年度目标任务
高通持续扩展滤波器技术组合,创新解决方案赋能5G和wi-fi全新应用
因 faa 飞机安全问题,at&t 与 verizon 同意推迟 5G 部署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5G》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