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富国正瓜分太空及其财富


本文摘自环球网资讯,侵删。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5月11日文章,原题:富国正在瓜分太空及其财富 卫星不但帮助互联网和电视运行,还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核心。卫星使现代天气预报成为可能,帮助科学界跟踪环境变化,并在现代军事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那些没有自己卫星提供此类服务的国家,只能依赖其他国家。对那些希望发展本国卫星基础设施的国家来说,随着太空越来越“星满为患”,选择空间日益萎缩。就卫星的使用来说,不平等已逐渐显现。

由于近年来卫星技术的快速商业化、小型化且成本骤降,更多国家从太空中获益。然而,在环地轨道能够“停放”卫星的地方只有那么多,并正被迅速填满。最好的停放点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地球静止轨道上,那里距离赤道3.58万公里。但这条轨道上仅有1800个卫星轨位,而且截至2022年2月,其中541个轨位已被占据,一些国家和私营公司则掌握了大部分未被占用的位置。倘若某个新兴航天国家想把一颗气象卫星发射到大西洋上空某个已经有主的轨位,那么该国要么选择一个相对不理想的位置,要么从已占据该轨位的国家那里购买服务。

近地轨道位于地球表面上空约1600公里。尽管这里并非通信卫星的理想场所,但如果多个卫星共同工作以组成一个星群,近地轨道也能用于通信领域。SpaceX和蓝色起源等公司都在开展此类项目,计划在未来几年将数千颗卫星送入近地轨道。按照当前速度,太空主要玩家正迅速占据上述轨道,从而有可能垄断获取重要卫星资源的通道。

太空的未来或将成为一场淘金热。小行星坐拥规模惊人的宝贵矿物和金属。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发射探测器,以探索一颗被命名为“16灵神星”的小行星,科学家估计上面铁含量的价值是一个天文数字。开采如此庞大的资源并将它们运到地球,将极大地促进相关航天国家的经济增长。

另外一种非常宝贵的太空资源是氦-3,科学家认为它可被用于核聚变且不产生任何放射性废料。尽管氦-3在成为一种可行能源前仍有相当多的技术障碍,然而一旦可行,那么月球和太阳系其他地方存在的氦-3可以满足地球数百年的能源需求。如果航天强国开发出开采和使用氦-3的技术,并且选择不与其他国家分享好处,就有可能导致持久的不平等。

眼下,太空大国正制定资源开采规范。其中的一个风险是,竞争将驱动相关决定,导致破坏空间环境和利益冲突,而非关注对地球上每个人最有利的事。1967年的《外层空间条约》称,太空应被用于“为所有国家谋取利益”。如今形成的政策将决定未来是否会如此。(作者西奥多拉·奥格登,王会聪译)

相关阅读 >>

pingpong与联邦快递合作:减轻用户支付和物流成

小岛秀夫祝玩家2023新年快乐!未来工作会很忙

卡表榨干《怪猎崛起》!怪猎新作明年有戏

中兴通讯: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实现净利80.8亿元

星航再启 《异星迷航:时空瀚海》中文版现已发售

苹果供应链企业歌尔涨停:iphone 13来了

哈利波特手游:宝藏社区独一档!大佬出攻略高玩整新活,乐趣十足

参加tga?《穿越火线x》官推发神秘信息

《lol》s12小组赛edg迎首胜 1:0轻取北美c9战队

工业和信息化的这十年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