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优美生态环境保卫者,侵删。
美国是传统的航天领域强国,这一点毋庸置疑,即使是在当前太空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美国本身在太空探测领域的投入越来越“捉襟见肘”之时,他们所开展的后续太空探测计划,可以说目前仍然没有哪一个国家和组织能够与之相比,比如太阳探测、木星探测、韦伯太空望远镜、小行星撞击计划,以及未来即将实施的阿尔忒弥斯重登月球计划、天王星探测计划等等。

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美国在太空领域“一家独大”的局面已经出现了动摇,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原因,特别是预算费用严重超支,基本上成为每个重大太空探测实施顺利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很多计划根本不能按照设想的时限进行推进。
第二是国际地位严重下滑。纵观美国已经实施的诸多太空探测计划,比如国际空间站建设和运营、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研制和发射等等,虽然名义上都是相关国家和组织共同参与,但根本上还是以美国为主导,其他参与国家必须能够给美国提供更多的利益,不论是资金还是技术都是如此,因此长期下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愈发认清美国的真正面目,一些国家选择了沉默,一些国家选择了退出,还有一些国家选择对抗。

第三是其他国家“后发优势”的冲击。特别是我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太空领域的顶级参与者之一,近年来成功完成了嫦娥号系列登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天宫空间站马上建造完成,而且未来数年内还会发射太阳探测器、太阳系层顶深空探测器、载人登月并建造永久月球基地、近地轨道巡天望远镜等等,这些探测计划在十多年之前肯定是“美国独大”,现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势头,让美国如坐针毡。

前不久,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曾经在公开场合说,“要注意中国人”。美国这种在航天领域处处针对中国、企图处处打压中国发展的论调,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在美国诸多管理机构中形成了共识,尤其是2011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沃尔夫修正案,以明确的条款禁止美国的任何机构和企业,与中国以及与中国有关的组织进行航天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这些条款的出台和实施,充分彰显了美国高高在上、企图一家独大的丑恶嘴脸,已经不能用居心叵测来形容了。

然而,沃尔夫修正案出台实施后的10多年时间里,我们并没有被美国的强压和不平等措施所吓倒和压垮,而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攻坚克难、百折不挠,完全以自己的能力在太空探索领域填补了一个又一个空白,很多在国际上都处于前列甚至是领跑的状态。反而现在看来,美国出台的沃尔夫修正案反而束缚住了他们的手脚。

于是,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最近的几次表态中,又改变了以往的口吻,说是愿意与中国在太空领域开展合作,也希望中国能够在太空领域实现信息共享,言外之意就是以后中国有什么大的太空探测计划,可以找美国来共同完成。这不,一些美国的研究机构、媒体等,也已多次表达出了美国在太空领域的主导权已经受到了挑战的论调,希望加强与中国的合作,甚至公开呼吁中国能够及时分享嫦娥探月计划所取回的月球土壤样本,呼吁在未来的天宫空间站运行时,能够吸纳美国航天员的参与等等。

殊不知,美国的一些人士和媒体,看上去像是改变了以往的态度,实际上是“换汤不换药”,这些呼吁完全是单方面的,是完全站在美国自身的角度和自身的需求出发的。截至目前,沃尔夫修正案仍然在执行,国际空间站始终没有中国航天员参与(我们现在也不稀罕了),重登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仍然将中国排除在外。

不光如此,前段时间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的两颗星链卫星,试图接近我国的天宫空间站,险些造成碰撞的严重后果,但是美国单方面认为并不会对中国空间站构成风险,而我国根本不同意他们的“提醒”,而是及时调整了空间站的运行轨道,避免了碰撞事件的发生。

再比如,美国还多次指责我国和俄罗斯加重了太空碎片的产生,殊不知现在美国所发射的隆星数量,占到了全球总数量的一半以上,而且随着星链计划的深入实施,这一比例还会大幅上升,另外美国还在持续开展反卫星试验,也产生了大量的太空碎片,因此加剧近地轨道空间风险的国家,美国不说自己是第一,谁又有资格当第一呢?美国不反思他们在外太空领域的各种负面举动,而一味地指责其他国家,其居心何在?

我国前不久公开了航天事业白皮书,其中提到了要加强外层空间的国际合作,但开展合作必须有前提,那就是要纯粹从科学角度开展合作,而不是怀有别样的用心,美国这么多年的所作所为,已经让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认识到这样的国家“值不值得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可以与世界各国开展太空领域的国际合作,但美国除外,因为达不到最低的标准和要求!
相关阅读 >>
消息称苹果将简化mac产品线命名策略,pro与非pro界限更清晰
特斯拉mode s火箭推进器版实车亮相!牛人改装:加速嗡嗡的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