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电信网络诈骗背后“黑灰产”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地址:http://www.cctime.com/html/2021-8-31/1587987.htm,侵删。

原标题:斩断电信网络诈骗背后“黑灰产”

公安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8.5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7万名。6月和7月,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连续2个月同比下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但是,更要看到,电信网络诈骗依然高发多发,在一些大中城市,其发案量在刑事案件中的占比甚至达到50%。很多人的看病钱、养老钱、上学钱都被诈骗分子骗走,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据统计,去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涉及的财产损失达353.7亿元。

电信网络诈骗之所以屡打不绝,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黑灰产业链”,包括直接触犯法律的网络犯罪“黑产”和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争议行为“灰产”,各个环节勾结,上下游联手,成为作案的温床。

在利益驱使下,为电信网络诈骗提供服务的黑灰产业更是五花八门。这些“帮凶”为犯罪分子搭建网站、APP等诈骗平台,提供手机卡、信用卡等作案媒介,甚至还有专门贩卖诈骗剧本的团队,引受骗者入套。此类黑心生意持续为诈骗分子“输血供粮”,降低了犯罪门槛,导致诈骗招数防不胜防。

因此,整治电信网络诈骗,必须铲除其背后的黑灰产业链。互联网时代,作案手法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犯罪团伙隐匿性更强。要想将其背后的黑灰产业链连根拔起,还需强化系统观念,深挖上下游犯罪线索,打好组合拳,形成全链条的打击网,有效遏制犯罪活动。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是基础。刑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已经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供了依据和保障,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迭代,“黑产”形式随之翻新,“灰产”更是不断试探法律底线。有必要充实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法律“工具箱”,强化法治思维,建立更加完善的惩戒机制,严堵漏洞,无死角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先进的技术手段是支撑。黑灰产业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强,相关的防范与治理机制也应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及网络渠道,对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例如,公安部开发的“国家反诈中心”APP已于今年上线,具有实时监控恶意软件、拦截诈骗电话等功能。

守护个人信息安全是关键。电信网络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关系紧密,黑灰产也常在个人信息上做文章。大数据时代,相关企业平台需提高责任意识,杜绝霸王条款,严守用户个人信息。

可以预见,电信网络诈骗还会不断冒出新花样,背后的黑灰产业链也不会一朝消失。各方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惩治力度,推进社会共治,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参与度,形成持续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共同织牢反电信网络诈骗的防护网。

相关阅读 >>

fami通销量榜:《实况力量棒球2022》爆卖登顶

未来苹果键盘可能有一个可拆卸按键作为鼠标使用

netflix games正式登陆ios平台 5款游戏

oppo reno7系智能机将于2月4日登陆印度市场

黄章终于不再倔强!魅蓝手机官宣将王者归来:首款机型配置正式曝光

2022款mac pro工作站或在可扩展/升级体验上开倒车

马斯克大裁员后,推特创始人为公司“扩张过快”

美股周一:纳指连跌四天 阿里跌1.60%

加速布局元宇宙,meta打造新款ai超级计算机,瞄准全球第一?

刘作虎:用了半年多findn自由悬停是喜欢的一个体验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