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安安Anan爱读书,侵删。
利刃/TONE
即便号称"摔不碎,泡不烂,烧不坏",现代航空器的黑匣子依旧难免在苛刻的事故环境中损坏,继而让空难原因成为难解之谜,甚至弄出马航MH370事故这种"世纪谜团"。
但随着"卫星WIFI"技术的成熟,这一情况很可能得到巨大改观:就在近日,美国空军已决定为70架C-17"环球霸王"大型运输机安装霍尼韦尔公司的"JetWave"卫星通信天线,这些天线将为每架C-17运输机带来50Mbps的高速网络通信能力,信号可用范围更是覆盖全球。

图为即将整合宽带卫星天线的美国空军C-17运输机。
对于整个航空航天业界来说,卫星WIFI其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除却美国空军选中的"JetWave",以及其背后的海事卫星解决方案之外,各家航空公司的跨洋跨国班机从2017年就开始普遍提供航程卫星收费上网服务,个人带宽普遍能达到10Mbps以上;现阶段局限美国境内提供服务的ViaSat更能提供高达100Mbps的带宽,算得上是真正的"卫星宽带"。
当然,美国空军也有自己的高速数据通信需求——不仅是实时跟踪飞机的位置和飞行状况,高速网络亦能成为运输机的战力倍增器,甚至让它具备操控千军万马的力量。

图为典型的美国空军远程察打一体无人机控制台,需要的信息量极大。
就拿眼下大红大紫的"察打一体无人机"来说,飞行员之所以能在万里之外的地面,身临其境般控制无人机进行复杂侦察或投弹任务,都是拜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所赐。
而在美国空军运输机同样具备了类似能力之后,搭乘运输机长途跋涉的部队也能同样"身临其境",用视频甚至是VR技术熟悉前线的地形和战况,或是提前和当地部队展开战前会议,做到下飞机就能马上无缝投入作战,这是先前任何一项技术都难以达到的高效率成果。

图为和E-7预警机共同行进的无人僚机想象图。
当然,现阶段的地球同步轨道宽带卫星还存在着带宽不足、通信延迟高、覆盖能力不够完美的种种问题,这使得它很难承载起进一步的军事用途,比如说大型无人运输机和无人战斗机的控制,就难以用地球同步轨道宽带卫星提供的网络来实现。
但换句话说,只要卫星宽带网络能做到低延迟、高带宽和全球覆盖,那么谁能掌握这张"天网",谁就能建设起数量质量均全球第一的无人空军。

图为科幻游戏中出现的无人机作战群,对通信和智能领域都有极大要求。
正如SpaceX目前在发展中的"星链"卫星宽带网络,其依靠着低轨卫星链路能实现100毫秒左右的跨太平洋延迟,这一数字甚至远远低于现有的海底光纤。
而如果这一“太空5G”系统最终能够实现,飞行员完完全全可以在美国本土或前沿基地的地面控制站里,依靠着卫星宽带网络传输的高清视频和其它传感器信号操控前线战机,由于延迟极低,甚至可以进行无人空战……

图为"星链"计划的卫星链路一览,其通信延迟比现行海底光纤要低近一半。
俗话说得好,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入轨以来的近几十年里,几乎每一项航天技术的革命性发展,都能带给对应国家极大的地面战争优势:从光学间谍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到导弹预警卫星、雷达成像卫星,都无一例外地再现了这一铁律……或许现在卫星宽带网络尚不能足够让世人为之惊艳,但证明这一切也已经不需要太多时间了。
相关阅读 >>
湖北移动乡村服务“5G消息”推送量破千万 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
gartner:预计2022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达7.1亿部 同比增长29%
lg u+ xr业务部总裁yoon ho choi:引领5G市场需要关键举措
信通院: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5G投资规模达到1390.9亿元
邬贺铨:5G已覆盖到乡镇一级 5G到来为数字经济提供良好机遇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5G》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