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8-9/1626312.htm,侵删。
《经济参考报》记者8月8日从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作业能力明显增强。
“我国基本形成了从机器人零部件到整机,再到机器人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一批零部件、整机、系统集成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汪宏说。
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上,将持续推动国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加强联系,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国内外机器人零部件和整机企业形成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伙伴关系。在全面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上,将系统推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软件和整机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持续推动机器人共性技术研究。
同时,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我们将深耕行业应用,遴选发布一批应用成效显著的机器人产品和场景。同时拓展新兴应用,鼓励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形成一批先进适用的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汪宏说。
相关阅读 >>
用户的胜利,微软承诺将 win11/10 whiteboard 白板应用回滚至旧的 uwp 版本
油管博主打造「隐身」设备,多种方法实现,最低9块钱即可获得隐身斗篷
碾压蔚小理!长城魏牌cmo:理想one增程不如长城dht混动
迎接绿色亚运 伊利“全明星”创新包装阵容亮相2023cpis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