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大话西游,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21215123317781332153.html,侵删。
《宿命回响:命运节拍》是在2021年秋季播出的动画,在开播前被视作当季“霸权番”的有力竞争者——就因为它是由MADHOUSE(代表作《一拳超人》)和MAPPA(《电锯人》)两大动画工作室强强联合制作的原创剧集。
即便不了解这两家公司,光看宣传片也能感受到这部作品的主打卖点——画风时髦、人设美型。
影片在播出期间反响尚可,虽说故事剧情没有像大家预期中那样劲爆,不过片中接连登场的欧系美少女风格各异,还是收获了不少拥趸。
片中另一名女角色“巨人”也有很高的人气
但事情在动画播到最后时刻变得不对劲起来——女角色们轮番领便当,就连女主角也不例外,不仅如此,一直在片中作为“工具人”出场的女主姐姐还在临末突然上位,成了新的女一号。
众多观众难以接受这样的剧情发展,播完近两年,这部动画依然时常被提起,一方面是剧中的角色设计放到当下来看依旧新潮酷炫,同时则是被作为经典的“顺风翻车”案例。
热门剧在B站拿到7打头的评分,那基本就是“炎上”的程度了
另一方面,《命运节拍》并不只是一部独立的动画,而是作为《宿命回响》这个跨媒体企划的先锋。原本紧接着动画播完,还将有一部手游《宿命回响:弦上的叹息》趁热打铁推出。但手游项目遭遇了搁置,直接跳票到了2023年。。
动画风评微妙,手游遥遥无期,在放不下这部作品的粉丝之间,《宿命回响》成为了“有生之年”的作品,令人既心痒又忐忑。有人期待它卷土重来,也有不少人怀疑项目究竟是否还在推进。
这样的梗在《宿命回响》官号的评论区成了定番
最近,这部手游进行了首测,而它带给玩家们的最大感受,则是“果然当初的动画多少算是反向带货”。
1
《宿命回响》系列的世界观浅显易懂:人类社会遭遇突如其来的怪物所破坏,能与之抗衡的则只有那些从古典乐中继承了战斗能力的少女们(被称为“奏者”),还有能和她们缔结契约、协助指挥她们作战的“指挥家”。
角色“命运”就代表了贝多芬的《第5交响曲》
玩家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当然就是和奏者们结缘的“指挥家”。
当初动画播出时,其实就有不少观众觉得这样的设定充满了既视感,甚至有些老套俗气,我也不例外。
说实话,在真的进入游戏之前,我并没期待《宿命回响》能把“古典乐拟人”玩出什么新意来,毕竟像这种具体而直白的“娘化”在二次元手游界已经显得有些落伍。当下的主流,是在角色设计中融入模糊的元素和意象,把更多想象空间留给玩家。
但这样的偏见在我第一次在游戏中抽取角色时被打破。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算是《宿命回响》抽卡界面的特点,正因为每个角色都代表了一首古典乐,所以在人物登场时,相应的旋律也会随之响起。
在抽到“小星星变奏曲”“卡门”等角色时,听到耳熟能详的交响乐,我还只是觉得这样的形式略有些新意。
此时伴随着一阵急促的鼓点,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的少女背对着屏幕登场,正当我迟疑这样激昂的曲子似乎并不是我所熟悉的那首咏叹调时,经典的小提琴旋律适时响起,新鲜的编曲则牢牢抓住了我的耳朵……
当回过神来的时候,我大概已经听着曲子凝望这个画面好几分钟,想象着这个角色正面是什么样子、有着怎样的性格,觉得“这就是我的本命角色”……上一次在抽卡中获得这样的心流体验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记忆,更别说此刻的我还完全不知道这个角色是否稀有或强力。
尽管“自带BGM”是塑造人物的常用诀窍,但用在手游抽卡还是让人觉得新鲜,尤其那些令人熟悉又陌生的“变奏版古典乐”能让玩家自身的回忆翻涌,实际带来的遐想空间远超出一张精美的立绘。
日本知名制作人广井王子负责了《宿命回响》整体企划的原作,熟悉其代表作《樱花大战》的玩家想必都知道他向来擅长在游戏中借助音乐来展现角色们的魅力。而在咏叹调登场的那一刻,我确实产生了“不愧是广井王子”这样的感想。
游戏与“古典乐”这一主题的契合程度超越了单纯的纸面设定,这也是当初的动画所没能做到的。
2
在之后推进游戏内容的过程中,我时刻想着要解锁游戏中唱片机的更多曲目,听一听咏叹调出场旋律的完整版本,也开始更多留意其他角色所代表的古典乐。
虽然每个女主角都有着自己所代表的曲子,但在不同情景下,人物的背景乐也呈现为各种变奏版本。例如咏叹调在剧情模式下的配乐,就大多是大家更熟悉的悠扬舒缓的版本,与初登场时有不小的反差。
相关阅读 >>
cc直播《cc最强音4》冠军同盟【一生所爱队】专访:感恩音遇
akasa推出geck pro m.2 ssd散热片:改进鳍片设计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