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完胜超级快充,但手机厂商都不想回归


本文摘自飞象网,原文链接:http://www.cctime.com/html/2022-12-28/1639360.htm,侵删。

快充已经成为如今大多数手机的标配,国产手机近年来在快充技术上的进步更是独步全球,目前对外公布的快充技术中,甚至只要十多分钟就可以将一部手机的电池充满。

不过,这并不是最快的,在十年前有一项设计,只需要1分钟不到就可以将手机的电量变成100%,而且成本极低。在不久的将来,这项设计或许将在欧盟的帮助下重新出现,并且彻底改变我们的手机使用体验。

试想一下,在这项设计的帮助下,续航时间将成为过去,只要准备充足,你的手机理论上会拥有无限的续航时间,而且不需要被束缚在充电器附近。或许你有很多疑问,这项技术到底是什么?实现难度是否很大?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用上?

一分钟恢复电量的“神奇技术”

虽然前面的一大段描述听起来很玄幻,但是使用过功能手机或早期智能手机产品的朋友或许已经猜到了答案。是的,就是换电池,电池没电了,直接更换一块满电的电池不就可以让电池恢复100%电量了吗?从关机拆电池到重新开机,一般来说整个流程不会超过1分钟。

可拆卸的电池设计中功能机时代和智能手机诞生的初期,几乎是所有手机的标配(不包括iPhone),甚至当时的大多数电子产品其实都采用的可拆卸电池设计,如笔记本电脑等都是可以通过拆卸及更换电池来迅速恢复电量。

理论上只要你准备的电池数量足够多,就完全不需要担心续航等问题。在智能手机的早前发展阶段,可拆卸电池是安卓阵营的标准设计,而iPhone则是使用的不可拆卸设计,在当时被不少用户抨击,认为不可拆卸设计使得iPhone的使用体验变差。

后续的发展大家应该都已经猜到了,虽然可拆卸电池有着不少的优点,而且对用户来说也更加友好,但是手机厂商显然不这么想,或许是模仿iPhone,或许是为了内部结构设计的需要,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逐渐成为了手机市场的主流,如今,可拆卸电池仅在功能机和部分特殊用途的手机上仍有使用。

虽然手机厂商给出了不少理由为“不可拆卸”的电池设计做辩解,比如降低手机厚度、提高安全性、更高的充电速度等。但是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不可拆卸设计带来的优点其实都可以通过别的设计来弥补,况且为了提高充电速度而将可拆卸电池设计抛弃,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甚至有阴谋论者认为,不可拆卸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手机的寿命,提高用户更换手机的频率。因为随着电池电量的下降,手机续航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性能下降,只能通过去维修店更换电池来改善,而大多数用户其实都不会想到这一点,而是简单粗暴地选择更换新手机。

不管如何,统治了手机市场乃至消费电子市场多年的不可拆卸设计,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过去,至少在一些主流产品上,我们应该能够看到更多可拆卸电池设计的回归,而这一切或许都要归功于欧盟新修订的一项法案。

近日,有消息称欧盟已经修订一项新法案,该法案旨在提高电池的可复用性和持续性,是欧盟针对环保措施的又一次法案修订。此前,欧盟通过了一项同样以降低设备损耗及资源浪费为目的的方案,这项法案将强制在欧洲销售的电子产品使用Type-C接口。

阅读剩余部分

相关阅读 >>

热议|网传“手机调成黑白能防蓝光”?眼科医生提醒

手机厂商交卷,2022无人生还

《风来之国》未来计划登陆国行switch和手机平台

idc:预估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6.5%至12.7亿支,涨价6.3%

realme正式推出真我v25手机

智能手机性能“过剩”?现在谈论为时尚早,依然还有提升空间!

疫情考验供应链韧性手机厂商寻求多重解决方案

三星开始在印度组装手机 涉及所有型号

各个品牌不建议购买的手机

2022年手机出货量降至十年低谷 消费者为何不愿买?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手机》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

    正在狠努力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