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卓越科技,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509113600788373796.html,侵删。
关注
近几年国内彩电市场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彩电销量为3634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规模为1123亿元,同比下降12.9%,达到近十年的最低谷。今年尽管疫情放开后各行各业都在快速复苏,经济形势也迎来好转,但这股热度似乎还未辐射到彩电行业,一季度销量和销售额分别为744.2万台、226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15.7%、18.7%,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大滑坡。
(图源:奥维云网)
去年的基数那么低,今年市场转暖后电视销量居然不增反减,可见行业确实陷入非常艰难的处境。遇到这种销量大幅滑坡的情况,正常来说厂商应该会采取降价促销等措施,来刺激消费者的换新热情。但是,最新报道显示,液晶电视面板长达一年多的降价期已经结束,今年的报价正在逐渐上调,后续可能又要进入涨价模式。
液晶电视面板涨价就意味着厂商想要降价促销的路子可能走不通,行业可能会陷入更大僵局。面对这样的处境,电视厂商到底该如何破局,大屏化、高端化的思路能否带来一些转机?MiniLED、OLED技术的普及又能否推动行业变革呢?
面板价格跌入谷底,反弹期到来
2020年的时候全球液晶面板就涨价了一轮,一直持续到2021年7月才出现松动。当时,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人开启居家模式,一时间带动游戏机、电视等娱乐商品的热销。然而,受到全球芯片短缺影响,液晶面板的驱动控制芯片一时间供不应求,最终导致面板的价格持续上升,报价翻了30%~40%左右。
而反映到消费市场上,电视的售价也同比上涨超过30%,特别是55英寸以下的小尺寸型号,价格基本都是翻半番,只有大尺寸产品的涨幅稍微小一点,但也比平时贵了两三千以上。
(图源:小米官方)
这一轮大幅涨价让原本低迷的彩电市场变得更加灰暗,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彩电市场销量为3835万台,同比下降13.8%,创下了近12年来的最低,首次跌破4000万台的大关。而受到均价普遍上涨的影响,市场规模反而增长6.6%达到1289亿元,出现较少见的“量跌额涨”局面。
庆幸的是,这种上涨趋势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2021年7月时市场终于绷不住了,液晶面板严重供过于求,其价格迅速暴跌,短短一个月时间报价就下滑了10%。而2023年初又遇上俄乌动荡,欧洲市场大受影响,三星、LG两大电视厂商纷纷砍单,又给市场浇了一大盆冰水。从那时一直持续到2022年底,液晶面板的报价一直处于下滑趋势,价格更是跌入谷底。
这对消费者而言倒是喜闻乐见的好消息,意味着电视的价格更便宜了。在去年,3000元不到就能买到75英寸4K电视,55英寸更是降到千元左右,Redmi推出的X86更是仅需4999元,真的跟不要钱一样。
即便如此,2022年的电视销量依旧惨淡,不仅没增长反而在2021年的基础上继续下滑。其中可能有受到疫情和经济下行等因素所影响,但根本原因还是市场逐渐饱和,产品又不够吸引人,消费者缺乏换新的动力了。
(图源:小米官方)
不论怎么样,面板的价格是不可能一直跌下去的,总会有触底反弹的那一天,而这一天已经到来。据AVCREVO报道,面板厂从去年6月就大幅减产,今年1月全球面板厂的平均稼动率已降低至62%,LGD在广州的G8.5工厂的稼动率甚至低于50%,产线停了一半。面板厂积极的产能控制,逐渐拉动了面板价格的上涨,加上海信、TCL今年提高了面板的采购数量,接下来液晶面板应该会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小尺寸32/43英寸已经回涨到现金成本以上,大尺寸65/75英寸的均价也接近现金成本,并且还在以每个月10美元的幅度继续上涨。AVCREVO预测,如果Q3整体稼动率能控制在80%左右,那面板报价就有机会持续上涨。这种涨势必然会影响到电视终端的价格,这无疑给当前的彩电市场带来更大的挑战。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涨价潮,让市场重新恢复活力,可能会成为电视品牌最大的困扰。
大屏化、高端化、场景化,推动彩电进入新阶段
为了打破彩电行业目前的这种困局,近两年各大厂商其实也做了很多尝试,催生出如社交电视、旋转电视、音乐电视各类新物种产品。这些尝试有部分确实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对销量的提升起到或大或小的帮助。在小雷看来,目前彩电行业比较有潜力的发展方向,可能集中在大屏化、高端化和场景化这上面,这或许会成为接下来品牌集中发力的重点。
(图源:奥维云网)
相关阅读 >>
王思聪怒斥知名网红店恶心 聊天记录被曝光后:网友纷纷点赞支持
光明日报社副赵建国:高品质的内容什么时候都是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