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供稿: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30703054606157912357.html,侵删。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年以来,截至6月24日,全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
智慧物流让货物“跑”得更快(网上中国)
海外网 李雪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7月03日 第 08 版)
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电商物流产业园韵达快递公司分拣中心,工作人员对快递包裹进行装卸、分拣、运送。
周 永摄(人民图片)
走街串巷的快递小哥,高效灵活的智能设备,如约抵达的快递包裹……一头连着生产供给,另一头连着消费需求,物流快递业被称为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晴雨表”。得益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的助力,中国物流行业高速增长,快递“越跑越快”,流通体系效率进一步提高。
冷链设备助力“新鲜送达”
在湖北省潜江市,快递小哥将一箱箱鲜活的小龙虾打包装车,通过冷藏冷运车辆直发分拨中心,再经航空货运送到国内主要城市。
据悉,入夏以来,荔枝、樱桃、小龙虾、冰淇淋、预制菜等产品寄递需求激增,快递企业加大冷链设备设施投入,通过陆空运输结合,实现“新鲜送达”。
快递企业将冷链服务网络延伸至乡村,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重庆市江津区先锋镇花椒基地,新鲜的青花椒一大早被村民们采摘后就直接送到种植基地旁边的冷库内进行预冷、分拣、包装。在紧邻冷库不到100米的位置,快递企业设置了冷链物流揽收点,当天下午就可以通过物流冷链车辆运送到全国各地。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4日,中国快递业务量已达600亿件。6月份,全国多个电商平台陆续启动年中促销活动,带动了快递业务量的新一轮增长。
不少快递企业采用仓储前置的模式,实现仓储配送一体化,消费者下单后,大数据匹配出距离收货地址最近的仓储,快递企业即可及时将包裹送出。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以提前布置仓储的形式代替运输,实现了物流各环节的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指导配送,让供需之间更精准地匹配,可以有效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自动分拣如同“灵巧的手”
相关阅读 >>
英特尔第14代meteor lake计算模块亮相 性能达到预期
华信航空客服电话已更新2023(今日)/已更新)钟薛高发布sa'saa系列冰棍新品,称由ai打造,定
无畏契约:fpx击败g2夺得欧洲赛区冠军,但无缘vct大师赛冰岛站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