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磁驱动连续体微型机器人助力微创手术


本文摘自人民资讯,原文链接:https://mini.eastday.com/mobile/211215203152614269941.html,侵删。

连续体机器人灵巧通过各种狭窄通道。沈阳自动化所供图

中新网沈阳12月15日电(记者王景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简称“沈阳自动化所”)15日发布消息称,该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磁控连续体微型机器人,实现了手术导管机器人在人体狭窄腔道内开展患病组织精准治疗的突破。

当前,微创手术中用到的手术导管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对病人狭小腔道内的组织结构进行精确微创干预治疗。然而,传统的手术软镜导管由于机械拉线驱动方式的限制,很难在进一步缩小整体尺寸的同时保证其可控性,因此限制了机器人在人体内的应用范围。微型化和智能化是手术导管机器人发展的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据沈阳自动化所工作人员介绍,该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科研团队研发的连续体机器人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材料制备,在外磁场驱动控制下可以实现在管道内的灵活弯转和穿行等动作。以肾内逆行手术为场景,科研团队论证了这款机器人在狭窄通道内的灵巧运动性能和控制能力。较此前采用机械拉线的驱动模式,这款外磁场驱动的连续体机器人具有更加简单的结构和灵活的运动性能,同时机器人的直径进一步缩小到了仅有2毫米甚至可达到0.4毫米,达到此前最小机器人直径的七分之一,使其可面向人体更狭小腔道内组织结构进行灵活可控的微创治疗,比如应用与脑神经外科、眼内手术或血管内手术等。

据悉,为了保障民众的生命健康,沈阳自动化所微纳米自动化课题组科研团队长期致力于微纳米机器人方面的研究,从毫米级、微米级到纳米级机器人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与医疗手术应用紧密结合,针对临床应用中遇到的困难开展原始技术攻关。磁控连续体微型机器人的研发工作为面向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将有望显著提升微创手术的智能化程度。

据了解,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知名期刊《先进智能系统》(Advanced Intelligent Systems)(2021年第3卷第10期)以封面文章形式刊登了这项成果。(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阅读 >>

任天堂回应劳工投诉!该承包商披露机密信息被终止

实时监考!亚马逊被曝用ai摄像头决定驾驶员薪酬

智慧鹤壁来了个“新员工”5g政务机器人“小蓝人儿”上岗

京东11.11战报:家电全品类1分钟成交金额破10亿

扬帆出海!贝瑞基因与阿吉兰兄弟控股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

9月出海:《弹壳特攻队》挤进前十 《一念逍遥》探索韩国市场

高通宣布与微软合作扩展并加速ar发展

卡普空发布人事变动公告 竹内润及三太子辻本良三升职

俞敏洪:并不想把自己发展成为直播带货网红

绿色金融+科技助力,平安的碳中和战事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您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评论

管理员已关闭评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