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科技学术派,侵删。
首先要界定,如何才能算“实现可控核聚变”.核聚变并非随便就能引燃,首先要将能量输入到反应炉中,然后再从反应炉中获得输出能量,下面有个衡量指标叫"Q值".Q值是输出能量和输入能量之比,可见只有当这一“Q值”大于1时,可控核聚变才能达到输出能量高于输入能量而成为应用。

因为我们无法将核聚变所带来的能量转化为能量,所以从理论上看能够实现从核聚变到核聚变是很神奇的(顶天即是核聚变),结合其它种种损失,可以大致认为当这一“Q值”为2.5时可控核聚变是“保本”的。
“保本”指的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足够多的能源和基础设施时,它所需要的维护成本要远远低于其发展可控核聚变所需的费用,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国家或地区的“Q值”大于50(当然这个“Q值”是越小越好),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可以说是安全的。
作好这一界定后,再讨论人类若达到可控核聚变的目标,那么短期内会出现哪些“魔改用法”呢?

最直接的益处是极其便宜的电力。人类在实现可控核聚变后,能够彻底放弃目前使用的那些对自然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化石燃料。能够把几乎全部机械设备转化为电能。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便捷和舒适。但是,这种“魔用”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能源浪费等。但是,可控核聚变“魔改用法”并非只剩下“廉价电力”一种选择,其实实现可控核聚变人类将是“初级造物主”.这是为什么?看看下面的分析吧。
宇宙本身是个“魔改大师”,它所使用的材料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原子,而各种原子经过各种排列组合便构成了世间万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那么,宇宙是如何产生和演化的呢?一、宇宙诞生的最初形态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有生命活动的天体。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地球经历了太多复杂而又有趣的变化。尽管宇宙间原子的数目多得很难统计,但其类型却是凤毛麟角,按照现在的理解,宇宙间能天然存在的元素也不过92个而已,而且这些原子就分布在我们周围,只是大部分是以化学键形成的化合物,并不具有多大的价值。

我们通常所接触的各种物质的改变,实质上几乎全是化学键上的破裂和联系,操控这些的正是能量,即只要能量充足,那么这些化学键便能破坏或者建立起来(如水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只要在水中通入充足的能量便能把水分解成氢、氧)。

实现可控核聚变相当于具有近乎无穷尽的廉价能源,而人类完全有能力用它操纵化学物质的分解和合成,把没有多大价值的化合物分解到原子级别上(不考虑能量消耗也是非常容易的),并对其进行“分类打包”,从而根据不同“配方”合成所需的具体材料。
可别小瞧我们人类对化学的研究,1965年时我们已经合成了很复杂的人工蛋白质,发展到今天我们对化学的技术已经是提高了很多,可以这样说,只要原料和能量充足,即使是用我们目前的技术,我们平时需要的绝大多数材料,哪怕是我们的食品,用这样的方式也能合成。

可想而知,到那时人类已经变成“初级造物主”,能用可控核聚变这一清洁能源合成所需要的材料,不会再去破坏地球,随之人类对于的大自然所造成的冲击将大大减轻,地球生态环境将在短期内得到充分修复,让人担心的全球变暖现象将由此完全消失。
可控核聚变为星际航行提供了基本构型,能够彻底解决星际航行过程中的能量问题,不远的将来,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后人类将能够真正走上星辰大海的征程。 象这样厉害的科技肯定是不容易获得的,就当前形势而言,人类实现可控制核聚变的道路看来还是很难走下去,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对人类默默耕耘的科研工作者们,是他们让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好啦,今天就先说到这吧,欢迎您的关注,下次见`
相关阅读 >>
等效扩展6gb!荣耀play6t系列搭载独家自研缓存压缩技术
2021世界5g大会论道5g飞跃之路:多窗口 全视野 广资源
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 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
自由软件基金会向微软寄空硬盘,希望其贡献windows 7源码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新闻资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