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智能改变世界,侵删。
中国科研团队突破亚1nm晶体管,ASML台积电没得选了吗?
自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实行芯片禁令后,国内芯片的发展便成为广大网民的热门话题。芯片是“工业粮食”,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手环到手机,再到飞机、船只,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它来支撑。
但摩尔定律越来越接近,芯片每隔两年就会出现一次的规则,3 nm的生产工艺更是遇到了空前的技术瓶颈,哪怕是台积电、三星这样的代工企业,面对3 nm芯片的高成本、良率的问题,也是无可奈何。
因此,各大跨国公司组成了一个由中国公司组成的“小型芯片联盟”,他们希望通过先进的封装技术,将具有独立计算能力的小型芯片与系统级芯片结合起来,以提高性能。

理论上来说,“小芯片”技术虽然能够让芯片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但“强行”地将更多的晶体管聚集起来,无疑会让芯片的逻辑面积和体积都会随之增大,从而降低功耗。很明显,采用封装技术并不是摩尔定律的最好办法,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不改变逻辑区域的前提下,不断地增大晶体管的数目。
有消息称,中国的研究小组已经在这个技术上突破了。
根据之前的报道,清华大学宣布,由任天令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利用硫化钼作为原料,在亚1 nm制程上取得了亚1纳米级的半导体器件,并成功地实现了电子控制。

对于处于爬坡期的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这一次的技术突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不但可以让国内的晶圆技术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也可以影响到 ASML和台积电的布局,改变美芯公司在晶圆行业的地位。
台积电虽然仍然占据了世界芯片的半壁江山,但这并不代表它的代工龙头地位已经非常稳固,美公司的芯片法规调整,令世界各地纷纷加大投入,台积电在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再加上美公司一直想要将核心技术转让出去,台积电不得不小心。

对于台积电来说,3 nm制程技术上的瓶颈,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快取得技术突破,保持技术领先。从这一点上来说,亚1 nm技术的突破,对于台积电来说,绝对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更何况,中国还是占据了世界上最大的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对于那些想要赚钱的公司来说,市场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荷兰光刻巨头 ASML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他们别无选择,只能转向本土市场。
首先,从技术上来说, ASML的新 EUV光刻机主要改进了大口径的透镜,但在光源上,它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去年2月份,清华大学已经成功地将 SSMB技术作为 EUV的替代品,使其具有更小的波长和更大的功率。而亚1 nm技术的突破,也让光刻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其次,就是原材料了。氖气是制作光刻机必不可少的稀有气体,但是乌克兰 ASML的两大供应商 Ingas和 Cryoin都已经停止了生产。而现在,能够保证质量的,也就是中国的稀有气体生产商了。
此外,还有一个就是市场。国内不但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光刻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北京国望光科投资的光学光刻曝光系统研发和批量生产,已经进入了研发、设计和批量生产阶段。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国内的光刻机,将会出现大量的国产光刻机。如果 ASML一直不能向中国出口,那么它将最终被中国市场所排斥。
总之,无论是光刻巨头 ASML,还是台积电,他们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的技术、材料、市场,都有自己的市场。如果继续盲目地追随美国,那就是自作自受。
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阅读 >>
消息称14代酷睿封装多种内核:cpu自产、gpu上马台积电3nm
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车用高性能运算需求稳定,有些超出供应能力
苹果 3nm 芯片需求巨大,台积电晶圆工厂利用率在 70% 以上
台积电等23家芯片厂向美国提交数据 三星intel等尚未披露
更多相关阅读请进入《台积电》频道 >>